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文艺图/文津出版社提供
近日,由北京出版集团文津出版社出版的《林徽音先生年谱》(以下简称《年谱》)一书正式面市。
该年谱是国内第一部系统梳理、扎实考证林徽音生平的著作,也是建筑史学家曹汛先生二十余年心血的集结。
年林徽音在测绘陕西耀县药王庙
“肩头上先是挑起两担云彩,带着光辉要在从容天空里安排。”
这是“一代才女”林徽音抗战期间在李庄所作的诗句,概括的也是她的一生——肩挑起建筑和文学这“两担云彩”,将二者同时作为毕生的事业与追求。
但比起林徽音在建筑和文学上的成就来,坊间却常对她的某些情感生活片段津津乐道,甚至任意铺排,将其作为“流量密码”引人流连。互联网场域下,一个真实的林徽音日渐模糊。
值得庆幸的是,该《年谱》全面梳理了林徽音对中国建筑学所作的贡献,同时从建筑学修养透视她的诗文创作,于名媛才女的光环下还原她刻苦耐劳的人生,令一个多维度的林徽音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林徽音先生年谱》封面
书名“林徽音”包含拳拳敬意
林徽因其实原名林徽音,此次《林徽音先生年谱》的书名用意正在于此。书中介绍了“音”变“因”的缘由过程:年,林徽音出生于杭州。
其父林长民根据《诗经·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的出典,给她取名徽音,同时又合“徽音冠青云”的诗意,表达了父亲对女儿的美好期望。
年林徽音四岁
可惜的是,“徽音”的名字并没有一直延续使用下去。年初,林徽音为避免与上海一位男性多产无聊写家林微音的名字相混,才不得不改名为“徽因”。此后,她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时皆署名“林徽因”。
但其本名“不仅是父亲所赐,先生自己也喜欢,改名是痛苦的,不得已的,所以现在应该重新改回来”——《年谱》遵照作者曹汛的主张,以“林徽音”之名出版。(注:故以下行文皆从“林徽音”之称,固有书名或用法除外)
年摄于伦敦
年4月1日林先生去世,同年7月曹汛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读书,后受教于梁思成先生。“虽未曾谋面,但在曹先生心中,林徽音是一个很独特的存在。入学之后,他见过一幅林先生的设计作品,惊为天人,自此也默认林徽音为老师了。”《林徽音先生年谱》责编王忠波介绍。
年,曹汛协助校理出版老师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和《中国雕塑史》时,随即建议编辑出版林徽音文集的建筑卷和文学卷。
林徽音在佛光寺大殿唐代塑像间
年梁从诫为母亲编成《林徽因文集》,他将曹先生列为特邀编校,并在“编叙”中提到,是曹汛“力主编辑出版林徽音建筑文集并草拟了篇目”。
将她最早发表作品时间提前八年
林徽音对文学和建筑学都有极高天分。但此前学界一般以为,她是在参加新月社后,年在徐志摩的影响下开始发表作品。
经曹汛考订,早在年,她就以“尺棰”为笔名在《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上发表作品——翻译奥斯卡·王尔德的散文诗《夜莺与玫瑰》。
同时,林徽音还受邀为增刊设计封面图案,以“光明、正义、平和、永久”为主题,制成黑白画图案,近处绘有一钟楼,底下是一弯平静湖面,远处则是密林和红日,天空中还有一对自由飞翔的白鸽做点缀,作品同署名“尺棰”。
《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封面
年才是林徽音首次发表作品的时间,比之前的概念提前了八年,这是《年谱》的重要发现之一。“是年林先生20岁,这样方与一位早熟早慧的才女形象相符。”(《年谱》后记)
曹汛先生还注意到,从林徽音设计的这个封面图案,可以看出“那时候她不但已经爱上了建筑,居然无师自通,还能画出钟楼的正立面投影图,瓦垄都是垂直画的,檐口和翼角飞檐也都是规规矩矩的正投影”。
他说,要“能画出一座建筑的正投影,对于建筑专业的学生来说,总要在学了投影几何和建筑初步之后……”可当时她还只是就读于培华女子中学的一名学生而已。
林徽音年为沈从文小说《神巫之爱》所做插图
钟情建筑痴迷《营造法式》的夫妇
早年偏重文学的林徽音,为何会决定放弃文学、去学建筑呢?一般认为是因为她受在英国时的一位建筑师女房东的影响。但曹汛认为,那只是表面原因,如果要究其根本,应看到早在她出国之前对于建筑、文学都有了较深的理解。
年梁启超(左)与次女梁思庄和林徽音(右)一起在北京游长城
在林徽音看来,文学的描绘在于人和人的情绪,而建筑则是人类生活的空间,产生情绪的环境。父亲林长民教导她要报效祖国、改良社会,传统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也给她很深影响。
所以林徽音虽喜爱文学和美术,但最终选定了与这二者关系最密切的建筑艺术为终生职业,就是要通过这一技能切实地服务社会。
年,林徽音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美术学士学位
她不仅自己做出了这个抉择,还影响和推动了梁思成一生同行。
他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与建筑有关的细节:二人毕生钟情于北宋李明仲所著的《营造法式》,所以他们的婚期选在3月21日,这是李明仲的碑上一个日期。
年,梁思成与林徽音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林徽音穿了由她自己设计的带有东方色彩的结婚礼服
明仲为字,李其实本名为诚,北宋文献皆作李诚,后世或误作诫。为纪念李明仲,林徽音和梁思成又专门将儿子取名为梁从诫。
年,张学良征求东北大学校徽图案,林徽音设计的“白山黑水”图案被选中
登高履险的中国女建筑师先驱
作为中国第一代留学回国的建筑学家,林徽音与其丈夫也是事业上的伙伴梁思成先生,一起走过了满怀理想的青葱岁月,共享充满朝气的北平营造学社时光。
年林徽音在山东测绘滋阳兴隆寺
战争年代濒于绝境的生存状况和近乎于零的研究条件,也没有影响他们坚持多年的中国古建筑调查。
通过《年谱》可以看到,他们在长年极其艰苦的生活和有限的科研条件下,为建立中国建筑体系、弘扬中国文化作出的卓绝努力。因此,将林徽音的建筑生涯梳理清楚,也就打开了理解中国建筑历史的一扇门。
年,林徽音病中与子女在李庄家中
此前人们对林徽音的认识更多在其文学成就,而对她在建筑领域的贡献了解不多。曹汛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