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老头儿汪曾祺相关之人物(上)
施行编辑
阿成人物春秋(年—)作家,原名王阿成。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哈尔滨作家协会主席。燕山大学客座教授。曾经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蒲松龄短篇小说奖等多项奖项。代表作有:《赵一曼女士》《年关六赋》、《马尸的冬雨》等长中短篇小说。汪曾祺在为阿成写序中说:“我对青年作家的评论也许常常会溢美。有一位老作家就说:‘有这么好么?’老了,就是老了。文学的希望难道不在青年作家的身上,倒在六七十岁的老人身上么?”
阿城人物春秋(年—)作家,原名钟阿城。原籍重庆江津,生于北京。其作品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除小说外,还创作和改编剧本。代表作是小说《棋王》。汪曾祺在文论《人之所以为人—读棋王笔记》中写道:阿城写的《棋王》是关于吃和下棋的故事。先说吃,再说下棋。文学作品描写吃的很少(弗吉尼亚·沃尔夫曾提出过为什么小说里写宴会,很少描写那些食物的)。大概古今中外的作家都有点清高,认为吃是很俗的事。其实吃是人生第一需要。阿城是一个认识吃的意义、并且把吃当作小说的重要情节的作家(陆文夫的《美食家》写的是一个馋人的故事,不是关于吃的)。他对吃的态度是虔诚的。《棋王》有两处写吃,都很精彩。阿城业已成为有自己独特风格的青年作家,循序渐进,精益求精,如王一生之于棋艺,必将成为中国小说的大家。
艾青人物春秋(年-年)现当代文学家、诗人。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出生于浙江金华,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20余年。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岁。艾青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文革”中后期。汪曾祺和大女儿汪明在西单邂逅艾青,并送他回家。(《老头儿汪曾祺—我们眼中的父亲》书中汪明:《琐事三桩》)
安格尔人物春秋(年—年)美国“国际写作计划”创办人。年获得罗兹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年起在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任教(--年为主任);年,他和妻子、中国作家聂华苓创办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该计划中国作家的获邀数量最多。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年)邀请了12位作家,其中包括台湾诗人痖弦。后来,香港的戴天、台湾的柏杨、陈映真、吴晟、张大春、郑愁予等作家纷纷来到爱荷华。等到中国内地改革开放,萧乾成为第一个被邀请的内地作家,后来丁玲、汪曾祺、古华、阿城、张贤亮以及再后来的残雪、苏童、西川、余华、茹志娟、王安忆等,基本涵盖内地不同年代的重要作家。华人作家中还有台湾的骆以*和香港的潘国灵。“国际写作计划”的主要困难就是经费不足。虽然困难重重,但安格尔还是积极想办法。后来,邀请内地作家的经费,也由爱荷华大学的几位教授自己凑的。所幸,这个计划进行多年从未中断过。年安格尔因心脏病突发,在芝加哥去世。
八指头陀人物春秋是汪曾祺祖父学佛的师父。八指头陀的法号叫指南,原是一个最大寺庙善因寺的方丈,退居后住在三圣庵。祖父曾带汪曾祺到三圣庵,这是一个很小的庙子,地方很荒僻,在大淖旁,周围没有人家,只是一些*叶枯枝的杂树林子,小路平常似乎没有人走过。小路尽头,是一个青砖瓦顶的小庵,孤零零的。已经记不清老和尚的年龄了,只记得他干瘦干瘦的,穿了一件很旧的,但是干干净净的衲衣。指南和尚没有什么特别处。一是他退居得比较早,后来善圆寺的方丈是他的徒弟铁桥,一是祖父告诉他,他曾在香炉里把两只手的食指烧掉,因此自号八指头陀。他没有看见他烧掉食指的手是什么样子,因为他始终把手放在衲衣的袖子里。他也不知道和尚为什么要烧掉手指,他想无非是考验自己的坚韧吧。不管怎么说,这是常人办不到的。汪曾祺祖父对他很恭敬。他对他也很恭敬。他一直记得那座隐藏在*叶芦苇中的小庵。(《早茶笔记(三则)》原载《今古传奇》年第2期(卷五P)
巴尔扎克人物春秋(年—年)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他创作的《人间喜剧》共91部小说,写了多个人物,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巴金人物春秋(年—年)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年他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他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作者的忏悔和自省,他因此被誉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年7月底,他第一次抵达昆明,探望在西南联大就读的未婚妻陈蕴珍(萧珊)。此时,他第一次与汪曾祺见面。年冬,开明书店在绿杨村请客。饭后,汪曾祺等人到他在上海家中喝功夫茶。几个人围着浅*色的老式圆桌,看陈蕴珍(萧珊)“表演”濯器、炽炭、注水、淋壶、筛茶。每人喝了3小杯。汪曾祺第一次喝功夫茶,印象深刻。这茶太酽了,只能喝3小杯。在座的除巴金夫妇,还有靳以、*裳。
巴甫连柯人物春秋(年—年)前苏联作家,手工业工人家庭出身,内战期间担任苏红**委。代表作有小说《草原的太阳》《东方》《幸福》,电影剧本《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誓言》《攻克柏林》。4次获得斯大林奖金。汪曾祺在《“揉面”—谈语言运用》说:“巴甫连柯有一句名言:作家是用手思索的。”
毕四海人物春秋年到云南访问时认识毕四海。有一次他和汪曾祺同一个时间给业余作家讲课,他讲得很平易,只是说他写几个作品的心得体会,没有那些叫人莫测高深的话。从闲谈中,汪曾祺知道他写完了两部表现山东商人的长篇。一别几年。去年年底,他专程从枣庄来,带来一包他的中短篇小说选的样稿,希望给汪曾祺看看,写一篇序。有几篇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作者的立意,他的叙述语言有时是动情的,但有时又极冷静。他一般不对人物作评价。他是很能编故事的(要不他怎能写长篇),但是,也有些完全没有什么故事。他是在语言、文体上下功夫的。他的语言一般是朴实的,顺畅的,但有时也耍一点花招。他还算年轻,文体的可塑性还很大。希望他多多实验各种招数,不要过早地规矩老实起来。(《愿他多多实验各种招数》)原载《文学评论家》年第3期(卷十P42)
白桦人物春秋(年-年)剧作家、诗人,原名陈佑华,河南信阳市平桥区中山铺人。年参加中原野战*,任宣传员;先后担任宣传干事、教育干事、师俱乐部主任职务。年曾在贺龙身边工作,此后在昆明*区和总*治部创作室任创作员。年调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任编辑、编剧,年调武汉*区话剧团任编剧。年转业到上海作家协会,任副主席。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作品《妈妈呀,妈妈!》《爱,凝固在心里》《远方有个女儿国》等。他对汪曾祺曾给予极高评价:“汪曾祺先生举重若轻的文风和与世无争的为人,可称是一面镜子。和他相比,当下文坛显得浮躁和自我膨胀。”
包世臣人物春秋(年-年)清代学者、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安徽泾县人;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嘉庆二十年举人,曾官江西新渝知县,被劾去官。包世臣学识渊博,喜兵家言,治经济学。对农*、货币以及文学等均有研究。28岁时遇邓石如,师从学篆隶,后又倡导北魏。晚年习二王。自称:“慎伯中年书从颜、欧入手,转及苏、董,后肆力北魏,晚习二王,遂成绝业。”自拟为“右*第一人”,自负之极。包世臣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通过书论《艺舟双楫》等鼓吹碑学,对清代中、后期书风的变革影响很大,至今为书界称颂。包世臣论王羲之的字,说单看一个一个的字,并不怎么好看,但是字的各部分,字与字之间“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人称“王右*”、“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包拯人物春秋(年—年)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裕六年(),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陈世美是传统戏曲《秦香莲》《铡美案》中的人物。在剧中是忘恩负义、抛妻弃子的反面人物,最后被包拯所斩,也因此在后世成为负心人的代名词。陈世美的形象与故事最早出自明代小说《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
布封人物春秋(年-年)18世纪法国博物学家、作家,生于孟巴尔城一个律师家庭,原名乔治·路易·勒克来克,因继承关系,改姓德·布封。布封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课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放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土。汪曾祺在文论《谈风格》中说:“布封说过:‘风格即人’。”
蔡德惠(一)人物春秋理学院区南北各有一溜房屋,土墙,铁皮房顶,是物理系、化学系和生物系的办公室、教室和实验室。侧门处,开着一大片剑兰!这片剑兰是化学系主任高崇礼买的美国种。学生都怕高教授,背地里叫他高阎王。他没有任何娱乐嗜好。不抽烟喝酒。他只爱种剑兰。高教授的剑兰剪下来,交给夫人拿到外边去卖,以补贴家用。高教授很赏识他,认为他将来一定会有出息,是一个真正做学问的人,可望在植物分类学方面取得成就。他时常担水、浇花;松土;用烟叶泡了的水除治剑兰的腻虫。他每年暑假都要到滇西、滇南去采集蝴蝶标本。有人问他要,他会欣然奉送。他找了一点石灰,用抿子在墙上抹出一个长方形,正中,钉进根竹筷子,筷子的影子落在石灰块上,随着太阳的移动而移动。他只要看看筷子的影子,就知道现在是几点几分,不会差错。这就是他自己做的“日规”。可惜他后来死了。死于肺结核。但他亲手制的那面日规还在。
曹禺人物春秋(年—年)话剧剧作家,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小名添甲。祖籍湖北潜江,出生在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里。他曾经写信给汪曾祺称:“读了您的文章,是极大喜悦。您给我开了一片天地,我看见了多少可爱的人,可爱的地方和美丽的世界”,“您继承中国文学一种断了许久,却永不可以断的传统,一种自自然然却又十分含蓄的散文体小说,这些小说时长时短,发于不得不发,止于不得不止,似是您的明朗却又严谨的风格。”“您的性格有一种压不倒的乐观精神。因此,您的文章流露着鼓舞人,使人一定要活下去的气势,我十分感谢您。”(《珠湖》年特刊。肖维琪:《汪曾祺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化生成》)
车*人物春秋(年--)女工,年3月7日(距离汪曾祺去世仅48天),刚进过早餐的汪曾祺在书房里随意翻阅了当天刚出版的《北京日报》,在“生活”版上,他偶尔发现了一篇署名车*的题为《爱是一束花》的短文,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作者是一位女工,说的是小她6岁的妹妹是个建筑行业的工人,直到退休也没调动过工作。妹妹小学四年级赶上“文革”,结婚12年没有一间自己的住房,打了多天游击,就这么一个“倒霉蛋”最近又得上了乳腺癌。车*作为姐姐,气愤老天的不公,在把小妹送进手术室后,她踏着漫天大雪去买了一束鲜花送给妹妹,衷心祝愿她从此一切顺利……读了这篇文章,汪曾祺流泪了。他激情难忍,当即提笔写下散文《花溅泪》。(《花溅泪》)原载《北京日报》(年3月19日(卷十P)
陈登科人物春秋作家。(年—年)记者,江苏涟水人。安徽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安徽分会主席,大型文学双月刊《清明》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年毕业于中央文学研究所。他年开始发表作品。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汪曾祺编刊物很认真。《说说唱唱》在日本式房子有大壁橱,专放废稿。他从中沙里淘金发现一篇名著来。原稿很乱,错别字连篇,自造怪字,天书一般。他读完了它,认为思想,艺术都大有新意!修改后交副主编赵树理面前。赵树理看到他送来的稿件,当场拍案叫绝,索性亲手又改写了几段,润色了几处,这才拿到《说说唱唱》年10月第10、11期连载发表,结果一鸣惊人,中国从此有了篇小说名篇《活人塘》,这位写作明星就是陈登科。(邓友梅:《再说汪曾祺》)
陈国凯人物春秋(年—年)作家,广东五华人。从事文学创作50多年,创作出版长、中、短篇小说20多部计多万字。小说《我应该怎么办》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代价》年获广东省首届鲁迅文学奖,《好人阿通》年获广东省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大风起兮》年获广东省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等。他与汪曾祺的认识是极富戏剧性的。80年代前期,湖南人民出版社邀请一批作家在湖南聚会。午餐时,一位老头儿在用餐,面前摆放着酒杯。主人一介绍,汪曾祺看着他,哈哈一笑:“哈,陈国凯,想不到你是这个*样子。”第一次见面,没有客套,直言快语。他觉得这老头儿很可爱,乐了。便说:“你想的是什么样子?”他笑:“我原来以为你长得很高大。想不到你骨瘦如柴。”陈国凯也说:“老兄,我也想不到你是这个*样子。”他笑着问:“你设想我是什么样子?”“看你的文章,我以为你长得很秀气。原来像个酒肉和尚。”他听了,也哈哈大笑。
陈庙长人物春秋泰山管理处设在岱庙,主任姓陈。但是当地人不叫他陈主任,而叫他陈庙长,因为他在庙里办公。陈庙长对泰山非常熟悉,有重要一点的客人来,他都要亲自接待。陈庙长有一套讲究的衣服,毛料的中山装,外宾来,他就换上这身衣服。当地人一看陈庙长穿上这套礼服,就互相传告:“今天有外国人来,陈庙长换衣服了。”他是一个很幽默健谈的人,他向我们介绍了泰山概况和几首咏泰山的诗,最后还背了韩复榘的诗歌大作。如,远看泰山黑乎乎,上边细来下边粗。有朝一日倒过来,下边细来上边粗。(《泰山拾零》)原载香港《文学家》年第1卷第2期
陈其昌人物春秋(年—)作家,江苏高邮人。笔名於晨逸、宜生、逸晨。长期从事教育、宣传、文化工作,先后做过职员,农业中学、农村高中教员,教育局教研员,县级机关公务员,亦兼职电大教员20年,任高邮市文联驻会主席10余年。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涉猎小说、散文、文学评论、报告文学、故事和民间文学等,著有《新民滩的悲欢》《烟柳秦邮》《朱葵艺术传》、主编《珠湖的传说》等,迄今发表约万字。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现为高邮市文联顾问、汪曾祺研究会秘书长。汪曾祺多次回乡均由他热情接待
陈思和人物春秋(年—)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兼任上海作协副主席、曾任《上海文学》主编。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陈思和对汪曾祺的《受戒》予以高度评价。他说:“(《受戒》)这种特有的气氛与韵味的营造,在很大程度上也得力于作品的语言。《受戒》的语言是洗练的现代汉语,其行文如行云流水,潇洒自然中自有法度,正如作者所言:‘作品的语言映照出作者的全部文化修养。语言的美不在一个一个的句子,而在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包世臣论王羲之字,看来参差不齐,但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好的语言正当如此。’这不但是文章三昧,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我们一开始就讨论的《受戒》叙述上的信马由缰,实际上也与作者自己的生活理想相一致,是一种对‘超功利的率性自然的思想’的有意追求。”
陈徒手人物春秋(年--)本名陈国华,福建福州人。年2月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先后在中国致公*中央机关、中国作家协会工作。《北京青年报》副刊编辑。主要从事知识分子专题资料的收集,著作《人有病,天知否--年中国文坛纪学》推动了国内口述史研究。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积累和访谈而得的13篇文章,及11篇追忆当年采访和幕后花絮的”题记”,所写都是读者较为熟悉的现当代文坛“名角”,有沈从文、汪曾祺、老舍、丁玲、赵树理、郭小川等人。他根据当事人的口述,以及大量档案、会议纪录和口述史料,真实地再现了汪曾祺在文革十年中的点点滴滴。书名为《汪曾祺文革的十年》。文中提到:“汪曾祺才气逼人,涉猎面很广。他看的东西多,屋里凳子上全是书。当时他比较谨慎、谦虚,据说解放初时是比较傲的。江青比较欣赏他,到上海去,她问,‘作者干嘛的?’有一次在上海修改《沙家浜》的一场戏,汪写了一段新唱词,江青看后亲自打电话来,‘这段唱词写得挺好,但不太合适,就不要用了。’”
陈圆圆人物春秋昆明大西门外莲花池畔有一座陈圆圆石像。石像是用单线刻在石碑上的,外面有一石龛,高约4尺,额上题:“比丘尼陈圆圆像”,是一中年尼姑的样子。据说陈圆圆是投莲花池死的。吴三桂镇云南,握重兵,形成割据势力,清圣祖为了加强统一,实行撤藩。康熙十二年(年),吴三桂叛,自称周王。17年在衡州称帝。吴三桂举兵叛乱时,已经61岁,这时陈圆圆也相当老了,她大概是没有跟着。死于昆明,是可能的。是不是投了莲花池,就难说了。陈圆圆晚年为女道士,改名寂静,字玉庵。莲花池畔的石像却说她是比丘尼,不知是什么缘故。逼死坡今犹在,金殿也还好好的。莲花池畔的陈圆圆则已于“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掉了。(《吴三桂》)原载《北京文学》年第7期(卷五P56)
成汉飚人物春秋(年--)作家,江苏海门人。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年参加工作,历任江苏省海门县电影队放映员,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宣传组长,海门市文化局副局长,市文联主席,市文化局长、*组书记。年开始发表作品。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二级编剧。著有中篇小说《鱼龙》《海是龙世界》,中短篇小说集《鱼魅人》等。短篇小说《鱼骨》获第三届《十月》文学奖。汪曾祺曾为其《成汉飚书法集》作序:“成君汉飚写小说,兼善书法。这在中青年作家里是不多见的。现在的中青年作家,字都写得不像样子。现在的行情很俏的书法家,笔下往往不通。成君长于书法,故小说有文化味,能写小说,故书法雅致,无职业书法家的市井俗气,可谓难能。”(《成汉飚书法集序》)原载《成汉飚书法集》年版(卷十P)
成荫人物春秋(年-年)编剧、导演,原名成蕴保。原籍江苏松江(今属上海市),生于山东曹县城内。年去上海,年就读于汉口善德英文学校。年参加抗日救亡演出活动。年他由西安转赴延安参加革命,先后在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年11月调晋绥边区贺龙领导的师*治部战斗剧社任导演、*治指导员、副社长等职,并随*参加了一些重要战役。尔后相继创作独幕剧《晋察冀的乡村》《自家人》《虎列拉》《求雨》《敌我之间》《打得好》,并导演话剧《雷雨》《悭吝人》等。有一次在菜市场汪曾祺邂逅这位大导演。寒暄几句后,他凑近汪曾祺的耳朵,神神秘秘地问:“最近听说‘江’的什么事没有?”汪曾祺立刻两眼发亮,两人立刻躲到一边聊天去了。起初,还挺谨慎,轻声轻气地,谁知越说越高兴。忘了形,音量便控制不住了,还嘻嘻哈哈地笑个不停。
褚时健人物春秋(年—年)原红塔卷烟集团董事长。年,褚时健被评为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他使“红塔山”成为中国名牌,使玉溪卷烟厂成为亚洲第一、世界前列的现代化大型烟草企业。1年1月9日,是他与汪曾祺见面后的第八年,因经济问题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治权利终身,后减刑为有期徒刑17年。古稀之年入狱,年,75岁保外就医后,与妻子在哀牢山承包荒山开始种橙。年11月,85岁的褚时健种植的“褚橙”通过电商开始售卖,品质优良,销售一空。他成为“中国橙王”。年12月18日,获由人民网主办的第九届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特别致敬人物奖。年5月21日汪曾祺曾著文认为,褚时健的确是个人物。面色深黑,双目有神,当时已经年过60,精力充沛,说话是男中音,底气很足。他接受采访时从从容容,有条有理,语言表达得准确、清楚、简练,而又不是背稿子。他谈话时不带一张纸,不需要秘书在旁提供材料。他说话无拘束,很自然,所谈虽是实际问题,却具幽默感,偶出笑声。从谈吐中让人感到这是个很有自信而又随时思索着的人,一个有见识、有魄力、有性格的硬汉子,一个杰出的“人”。汪曾祺一向不大承认什么“企业家”,以为企业管理只是“形而下”的东西。自识褚时健,觉得坐在他身边侃侃而谈的这个人,确实是一位企业“家”,因为他有那么一套“学问”,他掌握了企业管理中某种规律性、某种哲理性的东西。他有一句名言:“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看这个人站在顶峰的时候,而是看这个人从顶峰跌落谷底之后的反弹力。”(《烟赋》)原载《十月》年第4期(卷五P)
崔道怡人物春秋(--)编辑,辽宁铁岭人。年曾获全国文学期刊优秀编辑奖,年曾被评为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年开始发表作品。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人民文学》杂志编辑、小说组长、编辑部副主任、副主编、常务副主编,编审。《创作技巧谈》《小说创作入门》、《小说创作十二讲》,儿童文学《队员的道路》,短篇小说《关于一个鸡蛋的“讲用”》,中篇小说《未名秋雨》,主持编辑《中国新文学大系》《新中国五十年短篇小说精品》丛书等。汪曾祺在谈到小说结构时说,崔道怡同志却说这篇小说(指大淖记事)的结构很好,很特别。
崔锡麟人物春秋汪曾祺的小姑爷。他是旧“国大”代表,曾任江苏省农民银行行长,抗战期间,先后在重庆、兰州等地担任金融部门要职。解放前夕,正在上海没有着落的汪曾祺由父亲带着去镇江拜望“红极一时”的小姑爷崔锡麒,以谋求一职。崔满口答应,但是当面教训了汪曾祺一顿,说大家人家的子弟不应跟在朱自清、闻一多等人屁股后面搞什么*治活动,而应继承祖业,兴旺家业。其时的汪曾祺虽不热衷于*治,但也听不惯他这种装腔作势的说教,于是就不再登门求职,为此还受到父亲的数落。解放后,崔锡麒作为从香港起义归来的人员,却被错划为“历史反革命”,身陷囹圄。后来,平反担任高邮*协常委,积极参*议*,贡献了“夕阳”余热。年10月,汪曾祺回乡,亲戚相会,不胜感慨。他们在“五柳园”聚会,气氛十分亲切、融洽。比汪曾祺大18岁的崔锡麒向晚辈介绍起当年如何追求汪曾祺小姑奶奶汪嘉玉的逸事。
大姐人物春秋大姐是管服装的。她不喜欢演戏,可以说是一个毫无浪漫主义气质的人。她来管服装只是因为人好,有一副热心肠,愿意帮助人。她管服装很尽职,有条有理。总是带了一个提包到后台来,包里是剪刀、刷子、熨斗……她胸前总是别着几根带着线头的针。哪件服装绽了线,就缝几针。她倾听着台上的戏,下一场谁该换什么服装了,就准备好放在顺手的地方。大家都很尊敬她,都叫她大姐。大姐是个好人。她愿意陪人上街买衣料,买皮鞋。也愿意陪人去吃一碗米线。她给人传递情书。一对情人闹别扭了,她去劝解。学校什么社团在阳中海举办夏令营,她去管伙食。(《后台》)原载《江南》年第2期(卷六P)
大莲姐姐人物春秋汪曾祺小时候是个“惯宝宝”。怕长不大,于是就认了好几个干妈,在和尚庙、道士观里都记了名,他的法名叫“海鳌”。因为是“惯宝宝”,才有一个保姆专门照顾他。大莲姐姐对他的姐妹是不管的,就管照看他一人。大莲姐姐对汪母很有感情,对他的继母就有一种敌意。大莲姐姐对他很好。小时他不好好吃饭,老是围着桌子转,她就绕着桌子追着喂他。不知要转多少圈,才能把半碗饭喂完。晚上,她带着他睡觉。他得了小肠疝气,有时发作,就在床上乱叫。她就熬了草药,倒在一个痰盂里,抱他坐在上面熏。熏一会,坠下去的小肠就能收缩回去。他上小学后,大莲姐姐辞了事,离开汪家。后来她住在臭河边一个白衣庵里。信佛,听姐姐说,她受过戒。并未剃发,只在头顶上剃了一块,烧的戒疤也少,头发长长了,拢上去,看不出来。她成了个“道婆子”。(《大连姐姐—自传体系列散文逝水之六》)原载《作家》年第4期(卷六P79)
大英子人物春秋汪曾祺的初恋对象。年夏天,汪曾祺随同家人来到庵赵庄躲兵荒,他的后母任氏在难产多日后生下了弟弟海珊,7天无人带。他的姑母就找到佃户大英子家,将18岁的大英子接来带海珊,不是做佣人。后来与大英子接触较多的是汪曾祺,庄上的庵子和田园风光成了他们生活的背景。比汪曾祺年长3岁的姐姐汪巧纹回忆起这件事时认为,早恋过的弟弟把大英子、小英子写得那么美,大概还是因为第一次接触到健康、漂亮的村姑,引起单方面的暗恋,单纯幼稚得可爱。当然,他们并未坠入爱河,但是两人从年农历七月到年6月他外出求学前的交往和接触,在他们内心深处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和美好的回忆。多少年来,大英子常去汪家看望任氏和海珊等人。有一回知道他回过高邮,就郑重地而又有点责怪汪家人,曾祺回来怎么不告诉我,我们同龄,都属猴,他的生日我记得。我们都是有孙儿辈的人了,有50年不见面了,我还有他一张照片。下次曾祺回来一定要告诉我……年,汪曾祺的妹夫金家渝去京向汪曾祺夫妇谈起此事,说大英子由血吸虫病引起的肝病,常来城里,看看娘,也常问起曾祺大哥,还谈到照片的事,汪曾祺惊诧地问:“还有这回事?!”夫人施松卿说:“在高邮时为什么不说呢?那我们再去高邮时一定去看看她,真难为她还记住这个老头儿。”汪曾祺似乎若有所思地说,那也好。
淡人格人物春秋诗人,汪曾祺外曾祖父。同光年间高邮县最有名的诗人,一县人都叫他“谈四太爷”。汪曾祺的小说《徙》里所写的谈甓渔就是参照一些关于他的传说写的。他的诗汪曾祺在小说《故里杂记·李三》的附注里引用过一首《警火》。后来又读了友人从旧县志里抄出寄来的几首。他的诗明白晓畅,是“元和体”,所写多与治水、修坝、筑堤有关,是“为事而发”,属闲适一类者较少。看来他是一个关心世务的明白人,县人所传关于他的胡涂放诞的故事不怎么可靠。(《我的祖父祖母—自传体系列散文逝水之三》)原载《作家》年第4期(卷六P3)
担山人人物春秋年9月末,汪曾祺在泰山遇到了一次险,在由天街到神憩宾馆的石级上,叫一个担山人的扁担的铁尖在右眼角划了一下,当时出了血。这位担山人从他的后边走上来,在他身边换肩。担山人说:“你注意一点”。话倒是挺和气的,不过有点岂有此理,担山人在他后面,倒是他不注意!他看他担着重担,没有说什么。这个担山人年纪比较轻,担山、做人,都还少点经验。他担了4块正方形的水泥砖,一头两块。他看了别的担山人,担什么的都有。有担啤酒的,不用筐箱,啤酒瓶直立着,缚紧了,两层。一担也就是担个五六十瓶吧。他们在山上喝啤酒,有时开了一瓶,没喝完,就扔下了,往后可不能这样,这瓶酒来之不易。泰山担山人有个特别处,担物不用绳系,直接结缚在扁担两头。这样重心就很高,有什么好处?大概因为用绳系,爬山级时易于碰腿。听泰山管理处的路宗元同志说。担山人一般能担一百四五十斤,多的能担。他们走得不快,一步一步,脚脚落在实处,很稳,呼吸调得很匀,不出粗气。冯玉祥诗《上山的挑夫》说担山人“腿酸气喘,汗如雨滴”。要是这样,那算什么担山的呢?(《泰山片石》)原载《绿叶》年第1期(创刊号)(卷五P)
德间佳信人物春秋年5月16日,汪曾祺去世后,这位日本朋友想翻译他的小说散文,作品中有一些地方他不明白,想找人询问。后来他写了一封信,说:“我本来的专业是日本文学,因为汪曾祺先生的作品,我才开始研究中国当代文学。要是没有汪先生,我或许可能不走这条道路。我认为汪先生是在中国本世纪屈指可数的伟大的作家,作品能使所有国家的人为之感动。因为,他在那*治第一的时代里写作,但作品不靠什么*治思想,支配性的文艺理论,荒唐的情节等,而用文学本身力量创作出充满了象征、美丽的世界,所以,我很尊敬汪先生。”
丁慈矿人物春秋(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语文教师。爱读书、爱思考、爱旅游,为汉字之美、中文之妙所深深陶醉。致力于传统语文教育教材研究,有10余万字的文章在《文汇报》《人民教育》《语文建设》《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师》《教师博览》等报刊发表。编著有《小学生汪曾祺课本》《小学对课》。近两年来,痴迷于民国小学国文课本收集和民国小学生作文研究。
丁聪人物春秋(年—年)漫画家,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发表漫画。曾任《人民画报》副总编辑。作品有《鲁迅小说插图》《丁聪插图》;老舍《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众多作品的插图。他和汪曾祺最早的合作,是给他的小说《安乐居》插图。小说写一个小酒店里形形式式的人物,有画家、白薯大爷、拐子等,画了9幅,他很满意,说这也就是他想象中的人物。……他和汪曾祺最后的合作就是《南方周末》“四时佳兴”专栏。他肚子里这些东西太多,说来就来,一写就是好几篇。可是图不好插啊。他在电话里对汪曾祺说:“你考我啊,要出我的洋相。”他大笑。他这个人非常好,很实在,他是个文人,是个有大学问的人,不是一般写文章的人,他是个才子,文章好,懂戏,《沙家浜》写得很好,我是个戏迷,汪曾祺说过要开画展,他们字画都很有品位,没想到他这么快就走了,这是非常遗憾的事。]
丁玲人物春秋(年—年)作家,原名蒋伟,字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湖南临澧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丁玲代表作品之一,曾获斯大林文艺奖金。她曾说她从被划为右派到北大荒劳动,是”“逆来顺受”。汪曾祺觉得这太苦涩了,“随遇而安”,更轻松一些。“遇”,当然是不顺的境遇,“安”,也是不得已。不“安”,又怎么着呢?既已如此,何不想开些。如北京人所说:“哄自己玩儿”。当然,也不完全是哄自己。生活,是很好玩的。
董其昌人物春秋(年—年)明代书画家,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其存世作品有《岩居图》《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等。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戏鸿堂帖》(刻帖)等。有一次他见一个书家写一个便条也很用心,便问他为什么这样,这位书家说:“即此便是练字”。汪曾祺认为,作家也应该随时锻炼自己的语言,写一封信,一个便条,甚至是一个检查,也都要力求语言准确合度。(《揉面—谈语言运用》)原载《花溪》年第3期(卷九P)
段春娟人物春秋(年--)山东莱西人,文学硕士。毕业后曾任职图书编辑,现供职于山东财经大学。选编过汪曾祺《五味》《文与画》《人间草木》《说戏》《谈师友》《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这个系列深受读者喜爱,据金实秋老师说:“几乎所有汪迷手头都有她编的书。”这些书也成为她走进汪迷大家庭的通行证。在汪曾祺去世10周年之际,曾与高邮张秋红合作策划选编了纪念集《你好,汪曾祺》。爱读汪文,视之为人生修养书和美学书,留连其中,受其滋养,获益良多。偶有“读汪记”见诸报端。
端木蕻良人物春秋(年——年)作家,满族,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县人。中国现代作家。他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同年加入“左联”,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年完成,成为30年代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他从香港回到北京。年5月与钟耀群结婚。年,他当选为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年,《曹雪芹》中卷(与夫人钟耀群合著)出版。他与汪曾祺一同在老舍手下工作。
法布尔人物春秋(年—年)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相传荷马为古代希腊两部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昆虫界的“维吉尔”。他用水彩绘画的多幅真菌图,深受普罗旺斯诗人米斯特拉尔的赞赏及喜爱。他也为漂染业作出贡献,曾获得3项有关茜素的专利权。汪曾祺爱看他所著《昆虫记》。该书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这部著作的法文书名直译为《昆虫学的回忆》,副标题为“对昆虫的本能及其习俗的研究”。它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法朗士人物春秋(年—年)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本名蒂波·法朗索瓦,生于巴黎一书商家庭。“法朗士”是他父亲法朗索瓦的缩写,又因他爱祖国法兰西,故以祖国的名字作为自己的笔名。少年时的他经常替父亲编写书目、图书简介等,置身于书海之中。年出版第一本诗集《金色诗篇》,尔后以写文学批评文章成名;年出版《波纳尔之罪》,在文坛上声名大噪。以后他写了一系列的历史题材小说。由于受法国唯心主义历史学家列南的“人类永远也不能接近真理”的影响,他的这些作品均流露出历史循环论、社会改造徒劳无益论的悲观情绪,但更多的是充满对社会丑恶的嘲讽和抨击。他的散文平如秋水,含蓄隽永,韵味深长。他专爱在小说里发议论。他的一些小说是以议论为主的,故事无关紧要。他不过借一个故事来发表一通牵涉到某一方面的社会问题的大议论。但是他的议论很精彩,很精辟,很深刻。他是哲学家。汪曾祺认为,自己发不出这么高深的议论。因此,不宜多发。
范宽人物春秋(年-年)宋代绘画大师,又名中正,字中立,陕西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性疏野,嗜酒好道。擅画山水,为山水画“北宋三大家”之一。初学李成,后感悟"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造化",遂隐居终南、太华,对景造意,写山真骨,自成一家。其画峰峦浑厚端庄,气势壮阔伟岸,令人有雄奇险峻之感。用笔强健有力,皴多雨点、豆瓣、钉头,山顶好作密林,常于水边置大石巨岩,屋宇笼染黑色。作雪景亦妙。存世作品有《溪山行旅图》《雪山萧寺图》《雪景寒林图》等。汪曾祺在《闲话散文》一文中说:“就画家说,范宽、王蒙的山水画是大家的,气势恢宏……”
范小青人物春秋(年—)作家,江苏省苏州市人。年初考入苏州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留校担任文艺理论教学工作。年初调入江苏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社会兼职: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省*协九届常委,教育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在年2月1日全国*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通过为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她在谈及汪曾祺时,认为,因为是他让她悟到,原来小说还有另外一种不可思议的写法;是他让她有勇气去追寻本心,写自己更愿意写的东西,哪怕饱受冷漠和批判,也毫不退却。
范用人物春秋(年—年)出版家,江苏镇江人。年抗日战争爆发,镇江告急,范用中断学业去武汉投奔舅公。3个月后,舅公去世,15岁的他被读书生活出版社的经理收留,成了一名练习生。年开始从事出版工作,辗转武汉、桂林和重庆等地。年皖南事变,他赴桂林用“新光书店”店招牌重建桂林分社。3年后,日本人打到桂林,又回到重庆。年,被调往上海。在上海的3年时间,*组织派他调查国民*的书店、印刷厂和出版社的情况,中国人民解放*第三野战*解放上海时,就按调查的材料去接收。曾先后担任读书出版社桂林、重庆分社经理,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兼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年8月,他被调至北平的中宣部出版委员会。建国后,历任中宣部出版委员会科长,中央人民*府出版总署出版局副主任,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副社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第一、二届理事。年离休。他与汪曾祺有许多诗词往来。
废名人物春秋(年—年)作家,原名冯文炳,曾为语丝社成员,师从周作人,在文学史上被视为“京派文学”的鼻祖。年出版的《竹林的故事》是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其后,相继创作有长篇小说《莫须有先生传》(年)、《桥》(年-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年)(后两部都未完成)以及短篇小说、散文、诗歌若干,且后三者皆有极高的造诣。废名的小说以“散文化”闻名,将六朝文、唐诗、宋词以及现代派等观念熔于一炉,并加以实践,文辞简约幽深,兼具平淡朴讷和生辣奇僻之美。他是一位仅次于沈从文对汪曾祺有着深刻影响的作家。年汪曾祺在北京期间,曾寄住在北大沙滩红楼一个同学的宿舍里,经常可以见到废名。
酆人物春秋酆是个半职业演员。她的身世很复杂。是清末民初一个大名土的孙女。她的父亲是姨太太生的,她也是姨太太生的。她父亲曾经在越南海防当过领事。她在北京读了一年大学,就休学做了演员……她爱跟人谈她的曲折的身世,有些话似乎不大可信。她是个情绪型的人,容易激动。说话表情丰富,手势很多,似乎随时都是在演戏。她不知怎么到了昆明。她很会演戏。《雷雨》里的鲁妈、《原野》里的焦大妈都演得很好。但是昆明演话剧的机会不是很多,不知道她是靠什么生活的。有一天,经济系大学生到后台来,酆忽然当着很多人,扬起手来打了大学生一个很响亮的耳光。大学生被别的演员劝走了。酆在化妆室里又哭又闹,说是大学生欺负了她。正哭得不可开交,剧务来催场:“酆!该你上了!”酆立刻不哭了,稍微整了整妆,扑了一点粉,上场,立刻进了角色,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真奇怪,她哭成那样,脸上的妆并没有花了。(《后台》)原载《江南》年第2期(卷六P)
冯梦龙人物春秋(年——年)《小说技巧常谈》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南直隶苏州府吴县长洲,著有《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代表作。虽然他是“三言”、“二拍”的编著者,是苏州人,但文中用吴语甚少。他偶尔在对话中用一点吴语,如“直待两脚壁立直,那时不关我事得”(《腾大尹*断家私》)
伏尔泰人物春秋(年—年)法国诗人,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伏尔泰是他的笔名。他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
福楼拜人物春秋(年—年)19世纪中叶法国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生在卢昂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家庭。其作品反映了年---年间法国的时代风貌,揭露了丑恶鄙俗的资产阶级社会。汪曾祺在《思想、语言、结构》一文中说:“福楼拜和契诃夫都说过一个句子只有一个最好的说法。”
高晓声人物春秋(年—1年)作家,江苏武进人。50年代开始创作,已出版《李顺大造屋》《七九小说集》《高晓声八一小说集》《陈奂生》《觅》《新娘没有来》等小说集与长篇小说《青天在上》《收田财》《走上新路》《解约》《不幸》《陈奂生上城》《79小说集》《高晓声年短篇小说集》《高晓声年短篇小说集》《高晓声年短篇小说集》、《高晓声年小说集》、《高晓声年小说集》《青天在上》《陈奂生上城出国记》《钱包》。汪曾祺和高晓声喝起酒来可以说是没命的,把什么都忘了。那一年在上海召开世界汉学家会议,他们两人和林斤澜在常州喝酒,喝得把开会的事情忘了,或者说并不是忘了,而是有人约他们到江阴或是什么地方去吃鱼、喝酒,他们就去了,会也不开了。说起来这个会议还是很重要的,世界上著名的汉学家都来了,因为名额的限制,中国作家参加的不多。大会秘书处到处打电话找他们。到了会议的第二天,高晓声打电报来,说是乘某某次列车到上海,要人接站。秘书处派人去,那人到车站一看,坏了,电报上的车次是开往南京的,不是到上海的。大家无可奈何,也只能随他去。想不到隔了几个小时,他们弄了一辆破旧的上海牌汽车,摇摇晃晃地开到小山坡上来了,问他们怎么回事,只是说把火车的车次记错了,喝酒的事只字不提。
郜元宝人物春秋(年—)教授,安徽铜陵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曾为台湾大学客座教授、悉尼大学访问学者、韩国高丽大学客座教授等。研究领域有中国现代文学史、当代文学评论、现代汉语与中国新文学的关系史、鲁迅研究、西方美学和文艺思想。著有《拯救大地》《在语言的地图上》《鲁迅六讲》《另一种权利》《午后两点的闲谈》《现在的工作》《说话的精神》《在失败中自觉》《惘然集》《为热带人语冰——我们时代的文学教养》《鲁迅精读》等论文、随笔杂集。他长期从事汪曾祺著作研究工作,并为《汪曾祺文学阅读词典》作序。
耿鉴庭人物春秋(年—1年)耳鼻喉科专家、医史学家、文献学家。江苏扬州人,六代中医世家。其父耿蕉麓为扬州著名儒医,名噪大江南北,犹以医德望重乡梓,所居里巷,名之为“耿家巷”。幼承家学,14岁即完成儒学经典教育,后专习医学,遍读医宗经典并随父应诊,打下坚实的中医理论功底。18岁开始独立应诊。20岁复入江苏省立医*学院(今南京医科大学)学习,掌握了现代医学知识,成为中西医兼通的医生。汪曾祺在《一篇好文章》一文中写道:《朱光潜先生二三事》刊在3月27日《北京晚报》上。作者耿鉴庭。这篇文章的好处是没有作家气。耿先生是医生,不是作家,他也没有想把这篇文章写成一个文学作品,他没有一般作家写作时的心理负担,所以能写得很自然,很亲切,不矜持作态。耿先生没有想在文章中表现自己(青年作家往往竭力想在作品里表现自己的个性,使人读了不大舒服),但是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耿先生的人品:谦虚、富于人情、而有修养。
顾调笙人物春秋高邮县立初级中学教导主任兼几何教师。顾调笙毕业于中央大学。他对汪曾祺的几何加意辅导,因为他一心想培养他将来进中央大学,学建筑,将来当建筑师。学建筑同时要具备两种条件,一是要能画画,一是要数学好,特别是几何。他画画没有问题,数学—几何却不行。他在汪曾祺身上没有少花功夫,效果不大,他叹了一口气说:“你的几何是桐城派几何!”桐城派文章简练,而几何是要一步步论证的,汪曾祺那种跳跃式的演算,不行!顾先生走路总是反抄着两手,因为他有点驼背,想用这种姿势纠过来。他这种姿势显得人更为自负。
关天培人物春秋(年-年)清朝著名爱国名将,民族英雄。字仲因,号滋圃,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市淮安区)人,历任把总、千总、守备、参将、副将、提督等要职。在任广东大清水师提督其间,全力支持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年,鸦片战争爆发,道光二十一年(年)二月初六,英*对虎门要塞发动总攻,关天培亲自指挥,尽管守*人数低于对方数倍,面对英*猛攻,仍死守阵地,顽强抵抗。最终因援*未至,被枪弹击中,壮烈殉国。朝廷追谥为忠节,加封振威将*。汪曾祺说:“关天培是鸦片战争时期誓死抗英、坚守虎门的爱国将领,是林则徐的肝胆相照的至交。年,关天培壮烈殉国后,葬于县城东郊。城中建有关天培祠。林则徐撰写了一副很长的挽联,表达出他对庸臣误国的愤慨和对故友的钦仰。对联是:‘六载固金汤,问何时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双忠同坎填,闻异类亦钦伟节,归*相送面如生。’”(《地灵人杰话淮安》)原载《话说运河》年10月(卷四P)
贯盛吉人物春秋在京剧丑角里,贯盛吉的格调是比较高的。他的表演,自成一格,人称“贯派”。他的念白很特别,每一句话都是高起低收,好像一个孩子在被逼着去做他不情愿做的事情时的嘟囔。他是个“冷面小丑”,北京人所谓“绷着脸逗”。他并不存心逗人乐。上海人所谓“硬滑稽”。他的笑料,在使人哄然一笑之后,还能想想,还能回味。“说实话”是丑角艺术的不二法门。说实话而使人笑,才是一个真正的丑角。喜剧的灵*,是生活,是真实。不但在台上,在生活里,他也是那么逗。临死了,还逗。他死于心脏病,才40岁。家里人知道他的病不治了,已经为他准备了后事,买了寿衣。他有一天叫家里人给他穿戴起来。都穿齐全了,说:“给我拿个镜子来。”他照照镜子:就这德行呀!有一天,他很不好了,家里忙着,怕他今天过不去。他嗡声嗡气地说:“你们别忙。今儿我不走。今儿外面下雨,我没有伞。”一个人能够病危的时候还能保持生气盎然的幽默感,能够拿死来“开逗”,真是不容易。这是一个真正的丑角,一生一世都是丑角。(《艺坛逸事》)原载《文汇月刊》年第2期(卷四P)
归有光人物春秋(年—年)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江苏昆山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归有光用清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情,对汪曾祺影响很大。汪曾祺在《开卷有益》一文中写道:“高先生(北溟)教过的课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归有光的《先妣事略》和《项脊轩志》。”(《开卷有益》)原载《中学生阅读》年第2期(卷十P)
过于执人物春秋过于执虽在《十五贯》中著了名姓,但是整理本中的过于执和原本中的过于执已经是判若两人。整理者不仅把他作为一个必要的人物来处理,并且是作为一个艺术典型来创造的。他在剧里显然有反衬况钟的作用。但是并不是况钟是白,他就是黑,不是他的一举一动都是况钟的反面。要是这样,他就成了一个以没有独立的个性为特征的丑角,他的行事就是一些只是滑稽的笑剧了。不,无论剧本,无论导演和演员,都没有这样处理他。他是有自己的色调,自己的个性的。没有况钟,他也是这样;有了况钟,他的性格就表现得更强烈,因为况钟“侵犯”了他。(《且说过于执》)原载《北京文艺》(年6月号(卷九P35)
郭沫若人物春秋(年—年)文学家,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汪曾祺在《传统文化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一文中指出:“郭沫若是一个通才。他写诗,也写过小说,写了一大堆剧本;翻译过《浮士德》。但他又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是第一个用新的观点研究先秦诸子思想的学者,是从史实、章句到文学价值全面地研究《楚辞》的大家,他对甲骨文、金文的研究超越了前人,成为一代权威。他的书法自成一体,全国到处的名胜占迹楼台亭馆,都可以看到他的才气纵横的大字。他的诗明显地受了李白的影响。”(《传统文化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原载《汪曾祺全集》(北师大版)卷六年8月(卷九P)
郭小川人物春秋(年—年)诗人,原名郭恩大,出生在河北省丰宁县凤山镇(原属热河省)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年,日寇侵占热河,他随全家逃难北平。少年时代,他就“过早地同我们的祖国在一起负担着巨大的忧患”(《向困难进*》)。“一二·九”运动后,他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的学生运动,是*领导下的民族解放先锋队文艺青年联合会的活跃成员,开始用诗歌作武器,参加了民族解放的斗争。此外还是音乐艺术家。著有:诗歌《团泊洼的秋天》等。他看到汪曾祺的短篇小说《羊舍的夜晚》后,兴奋地说:“汪曾祺变了!”。
韩干人物春秋(约年-年)画家。他的成长与诗人王维有关,韩干少年时只是一名酒肆的雇工,后幸遇隐居蓝田辋川的诗人王维,而王维也是一位杰出的大画家,被誉为南宗山水画之祖。韩干得到王维慧眼赏识,并经王维资助学画,初师曹霸,后自独善。学成后被召为宫廷画师,官至太府寺丞。以此看来韩干青出于蓝,不亚于其老师曹霸。韩干重视写生,坚持以真马为师,遍绘宫中及诸王府之名马。他经常到马厩里去,细心观察马的习性,对比找出马的性格特征,找出马的动作规律,并把各种各样的马记录在案。甚至搬到马厩里和饲养人一起住。一次玄宗皇帝命他拜当时画马名家陈闳为师,韩干并不听命,回答说:“臣自有师,陛下内厩之马,皆臣师也。”韩干的这些人生际遇,皆传为画坛佳话。汪曾祺在《传神》一文中讲了一个关于韩干的故事,韩干和另一画师同画一幅皇子的像,结果韩干画的不如另一人画的潇洒。但韩干画的《神骏图》为国宝,曾在邮票上刊出。
韩石山人物春秋(年—)作家,山西临猗县人。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当过多年中学教员。年调入山西省作家协会。现为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曾任《山西文学》主编。长期从事小说、散文、文学批评等门类的写作及现代文学研究。出版有《徐志摩传》《李健吾传》《韩石山文学评论集》、《韩石山学术演讲录》等20余部。他在《散文的品格》这篇文章中说:“我对汪曾祺先生是敬重的,却说不上多么的尊崇。说到底,汪先生是一个旧文人……”苏北在《忆·读汪曾祺》中予以反驳。他说:“‘旧文人’,这是一个挺可恶的词,带有很强的*治色彩。把汪曾祺界定为旧文人显然是韩先生的偏见。”(苏北《忆·读汪曾祺》)
韩信人物春秋(约公元前年—公元前年)西汉开国功臣。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阴区)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韩信年轻的时候很穷,靠钓鱼过日子。钓鱼处有一些漂絮的妇女。其中有一位老妈妈,见韩信面有饥色仍能坚持读书习武,很同情他,便将带来的饭分给他吃。接连数十天,天天如此。韩信深深感激。有一天,他对漂母说,以后一旦发迹,定当重重酬报。谁知漂母听后非常生气,说:“你堂堂男子汉,自己不能养活自己,我周济你,是图你日后的报答吗?”漂母的贤良善德传为千古美谈。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有一个在屠宰市充混混儿的小伙子,寻衅韩信说:“要么你拿剑把我捅了。要不然,你从我的裆底下钻过去。”韩信没言语,趴下身子,从他的两胯之间爬了过去。韩信深知,小不忍则乱大谋。(《地灵人杰话淮安》)原载《话说运河》年10月(卷四P)
海明威人物春秋(年—年)作家,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的奥克帕克,晚年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自杀身亡。他的一生中感情错综复杂,先后结过4次婚,是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在海明威一生之中曾荣获不少奖项。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年,他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年,《老人与海》又为海明威夺得诺贝尔文学奖。年,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与《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部最佳英文小说”中。海明威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他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海明威的作品标志着他独特创作风格的形成,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汪曾祺一直认为文章不必写太长,也不爱读板着面孔的说教,所以他才会说,“海明威比曹雪芹离我更近”吧。
汉武帝人物春秋汪曾祺认为汉武帝是个极不正常的人,是个妄想型精神病患者,一个变态心理的难得的标本。他要封禅,召集群臣讨论封禅的制度。因无旧典可循,大家七嘴八舌瞎说一气。他恼火了,自已规定了照祭东皇太乙的仪式,上山了。却谁也不让同去,只带了霍去病的儿子一个人。霍去病的儿子不久即得暴病而死。他的死因很可疑,于是汉武帝究竟在山顶上鼓捣了什么名堂,谁也不知道。封禅是大典,为什么要这样保密?看来他心里也有*,很怕他的那一套名堂不灵验,为人所讥。在70年代末赋闲时,汪曾祺看了不少书,曾经想写一出汉武帝的长篇小说,写出他的心理上的复杂性。人艺的凌子风对他说:“写嘛,写出来,改成电影,我来拍这部片子”,后因搬家把几年积累的资料全部丢失了,于是这部长篇也就泡汤了。长篇写不成,他想就这个题目写3个中篇。但却因不知汉代人怎么说话,这3部中篇也没有写成。(《泰山片石》)原载《绿叶》年第1期(卷五P)
郝寿臣人物春秋(年—年)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工架子花脸。原籍河北香河,幼年随父迁京,从师吕福善、唐永常、朱子久、阎宝恒等学艺。历经数十春秋的艰苦奋斗,终于融金秀山铜锤与*润甫架子两家艺术于一炉,唱念上自成一格,创成被誉为“架子花脸铜锤唱”的郝派艺术,以气魄取胜,唱念韵味浑厚,工架凝练,表演浑然一体。他当北京市戏校校长。就职演讲的那天,他拿着汪曾祺为他写好的稿子,对学生讲话。讲到要知道旧社会的苦,才知道新社会的甜。旧社会的梨园行,不养小,不养老。多少艺人,唱了一辈子戏,临了是倒卧街头,冻饿而死。说到这里,郝校长非常激动,一手高举讲稿,一手指着讲稿,冲着汪曾祺说:“同学们!他说得真对呀!”这件事,大家都当笑话传。其实,这有什么可笑呢?本来嘛,讲稿是秘书捉刀,这是明摆着的事。自己戳穿,有什么丢人?倒是“他说得真对呀”,才真是本人说出的一句实话。许多大干部作报告,在台上手舞足蹈,口若悬河,其实都应该学学郝老,在适当的时候,用手指指秘书所拟讲稿,说:“同志们!他说得真对呀!”(《艺坛逸事》)原载《文汇月刊》年第2期(卷四P)
何立伟人物春秋(年---)湖南长沙人。作家,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从事过工人、教师、文学专干、专业作家、广告策划、期刊主编等职业,现为《创作》杂志社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长沙市文联主席、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汪曾祺很高兴何立伟在小说里写了希望。谁是改造这个封闭世界的力量?对他的这种变化,有人有不同看法,但他以为是好的。也许因为何立伟所走过来的路和他有点像。何立伟的语言是有特色的。他写直觉,没有经过理智筛滤的,或者超越理智的直觉,故多奇句。这一点和日本的新感觉派相似,和废名也很相似。(《从哀愁到沉郁—何立伟小说集小城无故事序》)原载《文学自由谈》年第1期(卷九)
何镇邦人物春秋(年—)评论家,出生于福建省云霄县一个中医世家。童年时代在家乡度过。年至年,就读于福建省云霄中学。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先在北京一所中学当了20年的语文教师。年调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室工作,从事文学评论工作,曾做过两届茅盾文学奖评奖的组织工作。
黑孩人物春秋(3年--)中国青年出版社《青年文学》编辑。是为黑孩的散文集《黑孩散文集夕阳正在西逝序》作的序。写于年1月12日。黑孩原名耿仁秋,3年出生于大连市。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创作开始于年。作品:短篇小说集《父亲和他的情人》、散文集《夕阳又在西逝》、长篇小说《秋下一心愁》。翻译作品:《禅风禅骨》《日本新感觉派作品选》《女性的心理骚动》《樱花号方舟》《中学生与问题行为》《死亡的流行色》等日本著作。其作品《醉寨》曾获得《作家》杂志优秀作品奖。在日本期间,她先后出版了散文集《雨季》、长篇小说《惜别》和《两岸三地》等。黑孩还策划出版了亚洲女性作家作品系列。日本各大报如《朝日新闻》《每日新闻》《世界日报》《神奈川新闻》等都对黑孩及其作品做过介绍。黑孩散文大都带自传性,“追忆逝水年华。”《一日忧伤》是“恋父情结”?在《一日忧伤》中汪曾祺看到了黑孩的母亲,一个茹苦含辛,无言地承受着一切而又通达人情的善良的东方女性。《一路平安》是写母亲的,写母女之情。这种母女之情不像20年代的女诗人的“母亲”主题的诗里所写的那样带着果汁一样的香甜,倒是苦涩的。母亲一生走的是“孤寂而漫长的路”。
黑妞人物春秋大家都叫她黑妞。她长得黑黑的,眼睛很大,很亮。看起来有点野,但实际上很温顺,性格朴素。她爱睁大了眼睛听人说话。她和汪曾祺不一样。她是个吊儿郎当的人,写一些虚无缥缈的诗。她在学校参加进步的学生社团。参加歌咏队,参加纪念“一二九”运动的大会。汪曾祺演戏,只是为了好玩,为艺术而艺术;她参加演戏,是一种进步活动,当然也是为了玩。他们演的都不是重要的角色,最后一场没有戏,卸了妆,就提前离开剧场。从舞台的侧门下来到剧场门口,要经过一个狭狭的巷子,很暗。她伸出手来拉住他的手。他知道她很喜欢他。以后每次退出舞台,她都在巷口等他,很默契。他们一直手拉着手,走完狭巷,到剧场大门,他们并没有吻一下。他还从来没有吻过人。10多年以后,他到一个中学去做报告,讲鲁迅,见到了她。她在这个中学教语文,来听他的报告。见面,都还认得。她还是那样,眼睛还很大,只是,不那样亮了。她神情有点忧郁,他觉得她这10多年的生活大概经历了不少坎坷。(《后台》)原载《江南》年第2期(卷六)
弘一大师人物春秋(年-年),原名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汪曾祺在《受戒重后记》一文中说:“弘一法师临终的偈语:‘悲欣交集’,我觉得,我对这样的心境,是可以领悟的。”(《受戒重后记》)原载《漓江》年冬季号(卷十P)
弘征人物春秋(年—)作家,原名杨衡钟,湖南新化人。年毕业于株洲铁路机电学校。历任湖南人民出版社编辑、文艺编辑室副主任,湖南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社长、总编辑,《芙蓉》杂志主编,编审。湖南省文联委员及作家协会第四、五届副主席,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湖南省人民*府参事。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他与汪曾祺有书信来往。
侯宝林人物春秋(年——年)中国第六代相声表演艺术家,世纪相声大师,先学演京剧,后改说相声。出生于天津,因家境贫寒,4岁时被舅舅张全斌从外地送到北京地安门外侯家。养父在涛贝勒府当厨师,从懂事起,就饱尝了城市贫民生活的艰辛。年,他刚刚11岁,就拜颜泽甫为师,学京戏。年起,与长辈郭启儒搭档,合说对口相声。年2月4日,因患胃癌去世,享年76岁。汪曾祺以侯宝林的相声《买神龛》为例,说明写文章要会含蓄。
胡乔木人物春秋(年—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本名胡鼎新,“乔木”是笔名。江苏盐城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肄业。“四人帮”被打倒以后,汪曾祺被“挂”了起来。好友朱德熙、李荣为他向胡乔木求助,胡对汪曾祺也不陌生。他仔细倾听了他们意见后,又看了带来的汪曾祺文章,谈了自己的看法,他十分同情汪曾祺在北京京剧院的处境,但当时他分管社科院,对文艺界的事说不上话,只能在他的管辖范围内考虑。提出把汪调入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并且向有关方面打过招呼,写了条子。但汪曾祺觉得,文学研究所主要是搞研究的,自己是搞创作,恐难适应。再者,他习惯于京剧团自由、松散的生活。年后,有一次,林斤澜看到胡乔木顺手在一个香烟壳上写了“汪曾祺进作协”几个字,便兴冲冲地跑去告诉汪曾祺,认为这是一个进作协的好机会。汪曾祺一听,极为生气,他对林斤澜咆哮:“你胡乔木在香烟壳上这样写,你把我当什么!”林说:“这个无关紧要,毛泽东在战争年代有时还在手纸上发布命令。”结果,自然没调成。
胡小石人物春秋(年—2年)书法家,名光炜,字小石,号倩尹,又号夏庐,斋名愿夏庐,晚年别号子夏、沙公。祖籍浙江嘉兴,出生于南京。国学大师,兼文字学家、文学家、史学家、艺术家。汪曾祺在《晚翠园曲会》一文中说:“云南大学西北角有一所花园,园内栽种了很多枇杷树,‘晚翠’是从千字文‘枇杷晚翠’摘下来的。月亮门的门额上刻了“晚翠园”3个大字,是胡小石写的,很苍劲。胡小石当时在重庆中央大学教书。云大校长熊庆来和他是至交,把他请到昆明来,在云大住了一些时。胡小石在云大、昆明写了不少字。当时正值昆明开展捕鼠运动,胡小石请有关当局给他拔了很多老鼠胡子,做了一束鼠须笔,准备带到重庆去,自用、送人。鼠须笔汪曾祺从书上看到过,不想有人真用鼠须为笔。这3个字不知是不是鼠须笔所书。(《晚翠园曲会》)原载《当代人》年第5期(卷六P)
怀素人物春秋(年—年)唐代书法家,俗姓钱,字藏真,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书法率意颠逸,千变万化,法度具备。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怀素的草书奔逸中有清秀之神,狂放中有淳穆之气”。传世书法作品有《自叙帖》《苦笋帖》《圣母帖》《论书帖》《小草千文》诸帖。汪曾祺认为毛泽东写怀素,实已胜过怀素。青出于蓝胜于蓝。怀素是个没文化的人,所写帖语言不通,不能卒读,实乃一书僧而已。(《简轮毛泽东的书法》)原载《中国艺术报》年5月19日(卷十)
*楚九人物春秋(年—年)娱乐业的先驱,又名*承乾,号磋玖,浙江余姚人。为清末民初的思想家、史学家*宗羲(*梨州)的后代。是上世纪初上海实业界的著名人物。中国西药业的先驱。在上海过去他全靠广告起家。他发明了一种药叫“百龄机”,大做广告。出过一本画册,宣传百龄机“有意想不到之功效”,请上海的名画家作画,图文并茂,每一页宣传意想不到的功效中的一项。有一页画的是一个人在小便,文曰:“小便远射有力。”因为这种功效真是“意想不到”,给汪曾祺留下的印象很深。但是他不会去买百龄机的,因为小便是否远射有力,关系不大。(《名实篇》)原载《中国名牌》年总第4期(卷六P)
*金荣人物春秋旧上海青帮头目。(年—年)祖籍浙江余姚,生于江苏苏州。早年在上海城隍庙萃华堂裱画店当学徒,后自主创业,经营一家水果店。年(清光绪十八年)在上海法租界巡捕房当巡捕。后勾结帝国主义、官僚、*客发展封建帮会势力,成为上海青帮最大的头目,门徒达0余人,操纵贩卖鸦片、*博等罪恶勾当。年4月组织中华共进会,参与“四一二反革命*变”,后屠杀共产*人和革命群众。同年辞去法租界巡捕房督察长职务。年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府少将参议、行*院参议。抗日战争时期寓居上海,拒绝出任伪职,保持了民族气节。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成立荣社,势力遍及全国工商、农矿、文化各界。建国后,曾向人民*府坦白罪行。汪曾祺从上海要途经越南到昆明求学,需办理过境签证,因时间紧急便通过同学父亲托*金荣代为走后门办成了过越南签证。
*裳人物春秋(年——年)散文家、高级记者,原名容鼎昌,祖籍山东益都(今青州)人。满族。笔名*裳、勉仲、赵会仪。汪曾祺在上海教书时认识的朋友。40年代他在上海滩已经有一定的名气,随笔天分高,乃沪上名笔。汪曾祺和他一见如故,两人同逛书铺,相饮而歌,关系颇为密切。他在《故人忆汪曾祺》云:“认识汪曾祺,大约是在至年顷,在巴金家。那里经常有萧珊西南联大的同学出入,这样就认识了,很快成了熟人。常在一起到小酒馆去喝酒,到DDS去吃咖啡,海阔天空的神聊。一起玩的还有*永玉。”他的文章多,勤于书话,是不可多得的杂家。汪曾祺在学问上大概要逊于他。他虽为报人,却很留意学问家的动向,对版本学与文物情有独钟,见识不凡。他的文章介于周氏兄弟之间,谈历史掌故与文人习性,飘逸多姿,为文坛中罕有之人。
*炎培人物春秋(年-5年)国务院副总理,号楚南,字任之,笔名抱一。江苏川沙县(今属上海市)人。曾字楚南(一作号),改字韧之(辛亥年在上海赵凤昌惜阴堂讨论国事会议记录签署。后见年《学生会会报》、年杭州《教育周报》),一作讱之,又改任之(署见《学生会会报》),别号观我生,笔名抱一(见《小说月报》)、同父(见解放前《展望》)影射名王培芝(见龙公《江左十年目睹记》),人称珐琅博士(早年欲以抵制舶来品的搪瓷器皿,曾在中华职业学校设置珐琅科,附设珐琅工场,提出“劳工神圣,双手万能”口号,以致遭到少数人的讥刺为“珐琅博士”)。他是汪曾祺在江阴南菁中学校友。
*永玉人物春秋(年—)画家,笔名*杏槟、*牛、牛夫子。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祖籍为湖南省的凤凰县城。土家族人。汪曾祺在上海时认识的朋友。原籍湖南凤凰县,出生于常德县,土家族人,画家,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任版画系主任。*永玉得知汪曾祺去世消息时说:“他死了,这样的懂画的朋友也没有了。和他太熟了,熟到连他死了我都没有悲哀。他去世时我在佛罗伦萨。一天,我在家里楼上,黑妮回来告诉我:‘爸爸,汪伯伯去世了。我一听,‘嗬嗬’了两声,说:‘汪曾祺居然也死了。’这有点像京剧《萧何月下追韩信》中,萧何听说韩信走了,先‘嗬嗬’笑两声,又有些吃惊、失落地说了一句:‘他居然走了。’我真的没有心理准备他走得这么早,总觉得还有机会见面。他走时还不到八十岁呀!要是他还活着,我的万荷堂不会是今天的样子,我的画也不会是后来的样子。他在我心里的分量太重,很难下笔。”
纪德人物春秋(年—年)法国作家,保护同性恋权益代表。主要作品有小说《田园交响曲》、《伪币制造者》等,散文诗集《人间食粮》等。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为了他广包性(什么意思?)的与有艺术质地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以无所畏惧的对真理的热爱,并以敏锐的心理学洞察力,呈现了人性的种种问题与处境”。一次,汪曾祺到上海一家牙诊所看牙病时,看到候诊室里挂了几张画,凑过去一看:嗐!发现有纪德的一本书。他在沙发上坐了一会,看了几页书,叫他了。由此可见,纪德与汪曾祺多有缘分,连牙科医生的候诊室里都能看到纪德的书。纪德的作品汪曾祺比较喜欢《田园交响乐》和《纳蕤思解说》。他把沉思和抒情结合得那样好,这对汪曾祺是有影响的。但是有什么具体的影响,很难说。纪德发现刚果有一种土人,他们的语言里没有相当于“为什么”的字。
纪容舒人物春秋(—)清朝官员、纪晓岚的父亲,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康熙五十二年()恩科举人,历任户部、刑部属官,外放云南姚安知府,为*有贤声。其道德文章,皆名一时,尤长考据之学,著有《唐韵考》《杜律疏》《玉台新咏考异》等书。因其在云南姚安县任过官,故被称为姚安公。汪曾祺在《纪姚安的议论》一文中对他作了许多正面的评价。他觉得纪晓岚的父亲思想比儿子更高明,也更有趣一些。他极通达,不钻牛犄角。心平气和,不走极端,对各种人,都能容纳。虽然不是无神论者,但不那么迷信,对狐*妖魅不很敬畏,不佞佛,也不想成仙。特长于议论,其待人接物,为官断案,也是能体现他的通情达理的思想的。不是一个古板无味的人,他有时也是很有风趣,很幽默的。
纪昀人物春秋(—5)清代*治家、文学家,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他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任官50余年,年轻时才华横溢、血气方刚,晚年时内心世界却日益封闭。《阅微草堂笔记》是他晚年写成的笔记小说。自乾隆五十四年至嘉庆三年陆续写成。汪曾祺在高中时就读过这本书。那时,他在江阴南菁中学,学生每人都有两本书,一本是《曾文正公家书·日记》,一本便是《阅微草堂笔记》,作为自选的课外读物,不知是什么道理。汪曾祺不喜欢这本书,不喜欢其文笔,觉得过于平实,直不笼统。对纪晓岚的文学主张,完全排斥想象,排斥虚构,排斥浪漫主义,不能同意。纪晓岚好发议论,几乎每记一事,都要议论一通。年轻人爱看故事,尤其是带传奇性的故事,不爱看议论。这些议论叫人头疼。也许是出于一种逆反心理,汪曾祺对鲁迅对《笔记》的推崇持保留意见。
季红真人物春秋(年—)作家,浙江龙泉安仁镇季山头村人。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年至年,在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现为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文学评论集《文明与愚昧的冲突》《忧郁的灵*》《众神的肖像》《世纪性别》《女性启示录》《萧红传》《汪曾祺小说》等。她在《汪曾祺小说》一书前言中指出:“文学史中经常会出现许多奇迹,一些被遗忘的作家和作品突然从历史的断层中被发掘出来,即为大众所推崇,又被史家所看重,而且所有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作家与作品,都有一个不断被重新理解与阐释的过程。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这种现象尤其突出。汪曾祺显然属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奇迹之一。”年1月10日她主编出版发行了人文社版12卷集《汪曾祺全集》。
济公人物春秋(年—9年)南宋高僧,原名李修缘,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后人尊称为“活佛济公”,又称月引流光。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初在国清寺出家,后到杭州灵隐寺居住,随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主要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济公懂中医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他好打抱不平,息人之诤,救人之命。他的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汪曾祺小时候就喜欢看《济公传》:县官王老爷派两个轿夫抬着一轿子去接济公到衙门里来给太夫人看病。济公说他坐不来轿子,从来不坐轿子,他要自己走了去。轿夫说:“你不坐,我们回去没法交待”。济公说:“那这样,你们把轿底打掉,你们在外面抬,我在里面走”。轿夫只得依他。两个轿夫抬着空轿,轿子下面露着济公两只穿了破鞋的脚,合着轿夫的节奏拍嗒拍嗒地走着。实在叫人发噱。济公很幽默,编写《济公传》的民间艺人更幽默。这就叫什么是幽默?(《谈幽默》)原载《大众生活》年创刊号(卷十P)
贾平凹人物春秋(年—)作家,出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年开始发表作品。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年发表作品《*城》《二月杏》。年创刊《美文》。年创作《废都》。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年3月22日,澳门大学向贾平凹颁授了荣誉博士学位。年,在桂林,参加漓江出版社的一次旅游文学笔会。汪曾祺给他“*才”之称,还专门解释:*才者,非凡才能之人也。还说:“贾平凹是当代中国作家里的奇才。”他则作诗一首,说“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愿得沾狐气,林中共营生。”他也许会想起汪曾祺对他的评价:“一个很平易淡泊的人”。汪曾祺曾经说过:从我和贾平凹的接触中,可看出他全无“作家气”。他很钦佩汪曾祺和他的文章,他的书画,他的人品。在高邮,他参观汪曾祺文学馆,写下了“到高邮想汪老山高水长”一幅字。写完后,自己很满意:写得好!回扬州的车上,还在想这事儿:咦,今天写的有点像汪老的字。是汪老扶着我的手写的。(《贾平凹其人》)原载《瞭望周刊》年12月12日(卷九)
贾似道人物春秋(年——年),字师宪,号悦生,南宋晚期权相。浙江天台屯桥松溪人。贾似道是一个荒唐透顶的误国奸相。他在元人大兵压境,国家危如累卵之时还在葛岭赐第的半闲堂里斗蟋蟀。他是宋理宗贾贵妃的兄弟,历仕理宗、度宗、恭帝三朝,位极人臣,恶迹甚多,不可胜数。他最主要的罪恶是隐匿*情,出师溃败,断送了南宋最后一点残山剩水,造成亡国。念他是三朝元老,不但没有“族诛”,对他也未加刑,只是调为高州团练副使,仍命于循州安置。护送他到循州的监押官为郑虎臣。他官职虽卑微,但一路上由他说了算。贾似道一路备受凌辱,苦不堪言。最后死于木棉庵,在福建龙海市九龙岭下,距漳州市区12公里。因建于木棉村口,故名。贾似道,有说是自杀,有说是被郑虎臣所杀害。汪曾祺年轻时曾看过有关贾似道的一些劣迹,此次路过漳州时很有兴趣,特地到木棉庵实地观察贾似道的遇难处。(《贾似道之死—老学闲抄》)原载《收获》年第1期(卷五)
江青人物春秋(年--年)中央文革小组第一副组长、解放*文革小组顾问,毛泽东夫人,山东诸城人。抗战爆发后,她到达延安。文革开始后,她积极策划诬陷打倒一大批*和国家领导人,并与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结成“四人帮”,给*和国家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年10月被中央*治局审查。年7月,被永远开除出*,年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年5月14日,在北京保外就医期间自杀身亡。后由其家属以李云鹤名义葬于汪曾祺同一公墓---北京福田公墓内。她给汪曾祺留下的印象,是从京剧《芦荡火种》开始的。她欣赏这个戏中许多俗中见雅、浅处见才、透示出浓厚京剧韵味的唱词,她知道,没有很深的古典文学修养和功底,是达不到这般境界的。她对“样板戏”确是花了很多“心血”的,说她对“样板戏”没有做过什么事,这是闭着眼睛说瞎话。《沙家浜》剧本改编以后,年汪曾祺第一次见到江青是在中南海颐年堂。她懂京戏,明白汪曾祺有才华,唱词写得好,想用他搞样板戏。但她又是搞*治的人,知道他不是*员、又有历史问题,不能重用。她总结了50年代出现过的一批京剧现代戏失败的教训,认为这些戏没有能站住,主要是因为质量不够,不能和传统戏抗衡。她的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姜夔人物春秋(年—年)南宋文学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姜夔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他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他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他晚年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他曾说:“人所常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自不俗。”汪曾祺觉得,他说得不错。一个小说作家在写每一句话时,都要像第一次学会说这句话一样认真。(《关于小说语言(札记)》)原载《文学研究》年第4期(卷九)
姜妙香人物春秋(年—年)京剧表演艺术家,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他温柔敦厚到了极点。他的学生上他家去,他总是站起来,双手当胸捏着扇子,微微躬着身子。他从不争戏。向来梅兰芳演《奇双会》,都是他演的赵宠。有一次他遇见了劫道的,就是琉璃厂西边北柳巷那儿。那是敌伪的时候。他拿了“戏份儿”回家。那会唱戏都是当天开份儿。戏一结束,管事的就把份儿分好了。他这天赶了两“包”,华乐和长安。冬天,他坐在洋车里,前面挂着棉布帘。“站住!把身上的钱都拿出来!”他也不知道里面是谁。不慌不忙地下了车,从左边口袋里掏出一沓钞票,从右边又掏出了一沓。“这是我今儿的戏份儿。这是华乐的,这是长安的。都在这儿,一个不少。您点点。”此公把姜妙香身上搜刮一空,扬长而去。他还在后面喊:“回来,回来!我这还有一块表哪,您要不要?”他有一次似乎是生气了。“文化大革命”,红卫兵上他家去抄家,抄出一双尖头皮鞋,当场把鞋尖给他剁了。他把这双剁了尖、张着大嘴的鞋放在一个显眼的地方。有人来的时候,就指指,摇头。(《艺坛逸事》)原载《文汇月刊》年第2期(卷四)
姜太公人物春秋(约公元前8年—约公元前年)*治家,本名吕尚,姜姓,字子牙,被尊称为太公望,后人多称其为姜子牙、姜太公。汪曾祺在《严子陵钓台》中说:“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有名的钓鱼人,一个是姜太公,一个是严子陵。”
姜文定人物春秋(年—)作家,江苏高邮人。9年插队农村。毕业于高邮师范学校、扬州教育学院,结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扬州市文联委员、高邮市文联顾问。现设姜文定艺术工作室(半心居)。著有《走近汪曾祺》等著作。
蒋介石人物春秋(-)国民*当*时期的*、*、*主要领导人,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年回国后任*埔*校校长,后兼任国民革命*第1**长。年发动“四·一二反革命*变”,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西安事变后接受抗日主张。年召开国民大会当选“总统”,年1月21日宣布“引退”,同年败退台湾后,历任“总统”及国民*总裁,年4月5日于台北去世。年夏天,汪曾祺参加国民*规定的高中一年级学生暑假分区集中*训。在南京中山陵他接受了蒋介石检阅,听到了他的“训话”。当时蒋介石的身体还挺不错,从平地到上面的平台,是缓步走上去的。(《金陵王气》)原载《银湖》年第9期(卷六P)
蒋纬国人物春秋(年—年)幼名建镐,号念堂,蒋介石次子,历任国民*装甲兵部队处长、战车团团长、装甲兵司令部参谋长、副司令、司令,陆*指挥参谋大学副校长,“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对于*事战略研究颇有成果,被台湾*方奉为“*事战略学家”。著有《*事基本原理》《国家战略概论》《大战略概况》《柔性攻势》《国防体制概论》等。汪曾祺在年夏天南京集训队期间,见到一个特殊人物,蒋纬国。他那时在苏州东吴大学读一年级(大学一年级学生也和高中一年级一同参加集训)。一到星期六下午,就听到*治处的秘书大声呼叫:“二少爷!二少爷!”不是南京来了长途电话,就是来接二少爷的汽车到了。“二少爷”长得什么模样,汪曾祺当时就没有记住。
蒋勋人物春秋(年—)台湾画家、诗人、作家,福建福州长乐人。生于西安,长于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现任《联合文学》社社长。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辅仁大学,任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其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在美国爱荷华参加“国际写作计划”活动期间他住在汪曾祺对门,彼此相处甚洽。他很喜欢汪的小说,还将汪曾祺的小说《金冬心》推荐给台湾杂志发表。在美国临别时汪曾祺为蒋勋赋诗一首:《赠蒋勋》“春风拂拂灞桥柳,落照依依淡水河。”灞桥位于西安城东12公里处,一座颇有影响的古桥。灞桥一直居于关中交通要冲,它连接着西安东边的各主要交通干线。淡水河位于台湾岛北部,为全岛第三长河流,流域面积亦为第三大,也为自然保护区。日常人们常说的淡水河基本上是指狭义的淡水河。淡水河两岸有著名的淡水老街、渔人码头、蓝色公路、十三行博物馆、八仙乐园等众多景点。
金飞声人物春秋(年—)收藏家,江苏高邮人,扬州市文艺创作研究会、摄影家协会会员,高邮市作家协会、收藏家协会会员,高邮市集邮协会理事、五一集邮协会会长。致力于汪曾祺作品收藏,收有汪曾祺各时期作品集、戏剧节目单、连环画、邮品,设计、制作汪曾祺纪念邮戳、信封、明信片,编有《五一集邮·纪念汪曾祺专刊》。作品有《汪曾祺与〈杜鹃山〉》《汪曾祺是谁》《读京剧〈范进中举〉剧本》等。
金介甫人物春秋(年—)美国汉学家,现为美国纽约圣若望大学历史系教授。年开始研究沈从文,在文学史的序列中,金介甫第一个给沈从文以明确的地位,被誉为国外沈从文研究第一人。年以《沈从文笔下的中国》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被誉为国外沈从文研究第一人。汪曾祺在《美--生命--〈沈从文谈人生〉代序》一文中说:“写《沈从文传〉的美国人金介甫说:‘沈从文的上帝是生命’。”他又说:“他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他长得很年轻,看起来像个大小孩。他花了很长的时间,搜集了大量资料,多次到过中国,到过湘西,多次访问了沈从文,坚持不懈,写出了长达30万字的传记。他在沈从文身上所倾注的热情是美丽的,令人感动的。”(《美--生命--〈沈从文谈人生〉代序》)原载〈中华散文〉年第1期(卷十P)。
金圣叹人物春秋(年--年)明末清初人,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都有评点。学识广博,喜欢涉猎奇闻异事,才思敏捷,自以为世上没人能超过他。他写了很多含有色情内容的书,以此来展现自己的才华。他所点评的《西厢记》《水浒传》等,对书中淫秽的内容,往往引用佛经加以评述,当时人们敬佩他的才华,因此流传很广。他还写了一本《法华百问》,以个人的错误见解擅自解释经文,混淆视听,贻误众生。顺治辛丑年(年),因事被捕入狱,后被处死,暴尸街头。他在临刑前给人写信,说:“杀头,至痛也,而圣叹于无意中得之,亦奇。”有人说这不可靠。汪曾祺在《随遇而安》一文中说:“金圣叹在临刑前给人写信,说‘杀头,至痛也,而圣叹于无意中得之,亦奇。’有人说这不可靠。”
金实秋人物春秋(年—)汪曾褀硏究会副会长。江苏高邮人。曾任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秦少游学术研究会副秘书长,江苏太平天国史学会秘书长,汪曾褀硏究会副会长。出版编著有《文坛管见》《秦观研究资料》《郑板桥与佛教禅宗》,《太平天国王府》,《永远的汪曾褀》《汪曾祺诗联品读》《补说汪曾褀》《泡在酒里的老头儿—汪曾褀酒事广记》等。
金岳霖人物春秋(年—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副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字龙荪,祖籍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人,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年后,从事哲学和逻辑学的教学、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他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结合起来。他是西南联大许多有趣的教授之一。他的样子长得有点怪。常年戴着呢帽进教室。每一学年开始,给新的一班学生上课,总要解释一番。他教逻辑。他是研究哲学的,但是他看了很多小说。他的朋友很多,除了哲学家的教授外,时常来往的,据所知,还有林徽因夫妇,沈从文,张奚若……君子之交淡如水,坐定之后,清茶一杯,闲话片刻而已。他很欣赏林徽因的谈吐和才华。晚年他深居简出。毛泽东建议他要外出接触社会。一个年逾八旬的老人,怎么接触社会呢?他就和一个蹬平板三轮车的约好,每天蹬着他到王府井一带转一大圈。(《金岳霖先生》)原载《读书》年第5期(卷五20)
靳德斋和韩小辫人物春秋天王寺是高邮八大寺之一。在它附近住着一个传奇式人物,他叫靳德斋。这人是个练武的人。江湖上流传两句话:“打遍天下无敌手,谨防高邮靳德斋。”说是,有一个外地练武的,不服,远道来找靳德斋较量。靳德斋不在家,邻居说他打酱油醋去了。这人就在竺家巷一家茶馆里等他。有人指给他:那就是靳德斋。这人一看,靳德斋一手端着满满一碗酱油,一手端着满满一碗醋,快走如飞,但是碗里的酱油、醋却纹丝不动。这人当时立马就离开高邮,搭船走了。也在天王寺附近住过的,还有韩小辫。这人是教过靳德斋祖父拳术的。清代的读书人,除了读圣贤书之外,大都还要学两样东西,一是学佛,一是学武,这是一时风尚,据他父亲说,他祖父年轻时腿脚是很有功夫的。一次下乡看庄稼的长势,夜间遇到一个粪坑。高邮乡下的粪坑,多在路旁,坑满与地平,上结薄壳,夜间不辨其为坑为地。他左脚踏上,知是粪坑,右脚使劲一跃,旋即跨越粪坑。他的祖父是得到韩小辫真传的。(《一辈古人》)原载《北方文学》年第12期(卷五)
静融法师人物春秋汪曾祺和静融法师第一次接触是在参加土改的时候。静融法师准备穿僧衣参加工作,领导觉得不合适,决定让他换装。静融不同意,他很固执。谈了多次,都没用。后来大家建议由汪曾祺出面找他谈,他居然答应买了一套蓝卡叽布的干部服,换上了。他们的小组被分配在王家梁。一进村,一个恶霸富农自杀了。他自杀的办法很奇特,用一根扎腿的腿带,拴在竹床的栏杆上,勒住脖子,躺着,死了。大家不知所措,静融走上去,左右开弓打了富农两个大嘴巴,说:“埋了!”我问静融:“为什么要打他两个嘴巴?”他说:“这是法医验尸的规矩。”原来他是当过法医的。静融除了当过法医,他还教过小学,抗战时拉过一支游击队,后来才出了家。静融法师搞土改很积极。汪曾祺实在弄不清他是怎样把阶级斗争和慈悲为怀结合起来的,他的社会经验多,处理许多问题都比较有办法。比如算剥削账,就比别人算得快。(《和尚--早茶笔记之三》)原载《今古传奇》年第5期(卷五P)
居瑞安人物春秋法国女作家。汪曾祺在波士顿时,她正好也在那里,但已经买好了到外地的机票。为了要见汪曾祺,她特地推迟了行期,两人聊了一阵。以后,她还到国内参加了他的作品讨论会。她认为汪曾祺的小说里总有水,即便没有写到水,也有水的感觉。他说这点自己还没注意到,可能与他的家乡是水乡有关系。她还把汪曾祺的一些著作翻译到法国。
卡夫卡人物春秋(年—年)20世纪德语小说家,文笔明净而想象奇诡,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言人人殊。别开生面的手法,令20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卡夫卡生于捷克(当时属奥匈帝国)首府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是家中长子,有3个妹妹(另有两个早夭的弟弟)。自幼爱好文学、戏剧,18岁进入布拉格大学,初习化学、文学,后习法律,获博士学位。年,卡夫卡开始发表小说,早期的作品颇受表现主义的影响。年的一个晚上,通宵写出短篇《判决》,从此建立自己独特的风格。生前共出版7本小说的单行本和集子,死后好友布劳德违背他的遗言,替他整理遗稿,出版3部长篇小说(均未定稿),以及书信、日记,并替他立传。卡夫卡是一位用德语写作的业余作家,他与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孤独地奋斗,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价值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作品引起了世界震动,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卡夫卡”热,经久不衰。
康殷人物春秋(年—1年)书法家,别名大康,祖籍河北乐亭,辽宁义县人。年入吉林师范大学美术系学西画。中国当代古文字学专家、古玺印专家、篆刻家、画家。曾担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首都师范大学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等。著有:《古文字形发微》、《文字源流浅说》、《古文字学新论》《说文部首诠释》。编纂中国第一部古印玺全集《印典》。曾获“国家图书奖”;北京“社会科学奖”、“优秀图书奖”。他与汪曾祺同居住于蒲*榆小区一栋楼,他说:“平时咱俩都各自在家趴窝,一东一西,见面不多,都以笔耕为生,都喜好书画,都不会整人,所以这辈子尽挨小人挤兑……”年5月16日汪曾祺逝世,此时他正在病中,当获知噩耗后,潸然哀叹,“又一个老哥儿们走了。沈从文先走,现在他的学生汪曾祺也随着去了,他们都吃过太多不该吃的苦。咱们不是号称五千年的文化大国、礼义之邦吗?咋这么多人才活得横竖都不顺呢!本想给汪先生刻方印章的,词儿都想好了,‘曾经沧海’,没承想……”不久,汪曾祺的女儿汪朝找到他为她父母书写墓碑。他欣然同意。他退还了带去的礼物,提出要《汪曾祺全集》,可惜《全集》出来时,他已经病重,不久,便驾鹤西去。
老曹人物春秋*新城有个老曹,是一个很有趣的人。他的生活知识非常丰富,大青山的药材、草原上的草,他没有不认识的。他知道很多故事,很会说故事。单是狼,他就能说一整天。都是实在经验过的,并非道听途说。狼怎样逗小羊玩,小羊高了兴,跳起来,过了圈羊的荆笆,狼一口就把小羊叼走了;狼会出痘,老狼把出痘子的小狼用沙埋起来,只露出几个小脑袋;有一个小号兵掏了3只小狼羔子,带着走,母狼每晚上跟着部队,哭,后来怕暴露部队目标,队长说服小号兵把小狼放了……老曹好说,能吃,善饮,喜交游。他在大青山打过游击,山里的堡垒户都跟他很熟,汪曾祺他们的吉普车上下山,他常在路口叫司机停-下,找熟人聊两句,帮他们买拖拉机,解决孩子入学……“文化大革命”,内蒙大搞“内人*”问题,手段极其野蛮残酷,是全国少有的重灾区。老曹在劫难逃。他被捆押吊打,打断了踝骨。后经打了石膏,幸未致残,但是走起路来一拐-拐的。他还是那么“红火”,健谈豪饮。老曹从小家贫,“成分”不高。他拉过骆驼,吃过很多苦。他在大青山打过游击,无历史问题,为什么要整他,要打断他的踝骨?为什么?(《草木春秋》)原载《收获》年第1期(卷六P)
老董人物春秋汪曾祺认识老董是在午门历史博物馆,时间大概是在年春末夏初。老董在馆里住,饭都是自己做。汪曾祺至今没有考查出来。他对这样凑凑合合的一日三餐似乎很“安然”,有时还颇能自我调侃,但是内心深处是个愤世者。生活的下降,他是不会满意的。他的不满,常常会发泄在儿子身上。有时为了一两句话,他忽然暴怒起来,跳到廊子上,跪下来对天叩头:每逢老董发作的时候,他儿子德启都是一声不言语,靠在椅子里,脸色铁青。别的人,也都不言语。因为知道老董的感情很复杂,无从解劝。年“三年自然灾害”的后期,汪曾祺到东堂子胡同历史博物馆宿舍去看老师沈从文,一进门,听到一个人在传达室里骂大街,一听,是老董。没有人劝。骂就让他骂去吧,谁也不能把他怎么样。老董经过前清、民国、袁世凯、段祺瑞、北伐、日本、国民*、共产*,他经过的时代太多了。如果把他的经历写出来,将是一本非常精彩的回忆录。(《老董》)原载《追求》年第4期(卷六P)
老许人物春秋在上海致远中学有一个工友,姑且叫他老许吧,他管打扫办公室和教室外面的地面,打开水,还包几个无家的单身教员的伙食。伙食极简便,经常提供的是红烧小*鱼和炒鸡毛菜。他在校门外还摆了一个书摊。他这书摊是名副其实的“地摊”,连一块板子或油布也没有,书直接平摊在人行道的水泥地上。老许坐于校门内侧,手里做着事,择菜和清除洋铁壶的水碱,一面拿眼睛向地摊上瞟着。汪曾祺进进出出,总要蹲下来看看他的书。他曾经买过他一些书,那是和烂纸的价钱差不多的,其中值得纪念的有两本。一本是张岱的《陶庵梦忆》,这本书现在大概还在他家不知哪个角落里。一本在他来说,是很名贵的:万有文库汤显祖评本《董解元西厢记》。他对董西厢一直有偏爱,以为非王西厢所可比。汤显祖的批语包括眉批和每一出的总批,都极精彩。这本书字大,纸厚,汤评是照手书刻印的。(《读廉价书》)原载《书香集》年版(卷九P)
李国涛人物春秋(年—年)评论家、作家,江苏徐州人,曾任《山西文学》主编。他在年近花甲的年以高岸为笔名,开始小说创作,8年时间内,发表长中篇小说80余万字,著有五卷本《李国涛文存》和长篇小说《我们正年轻》《依旧多情》。李国涛是山西文学批评界的领*人物,著名文学理论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学者。一直从事文学理论研究和文学评论工作,研究范围包括鲁迅研究、汪曾祺研究、小说文体研究、山西作家作品研究各个方面,均取得突出成就。《文友》杂志在年第8期发表汪曾祺一篇短文,题名《〈职业〉自赏》。其中有云:“一般都以为《受戒》《大淖纪事》是我的‘代表作’,似乎已有定评,但我的回答出乎一些人的意外:《职业》。”“山西的评论家兼小说家李国涛,说我最好的小说是《职业》……这使我觉得很欣慰。”他还给汪曾祺的小说集《矮志集》写了序言《读矮纸集兼及汪曾祺小说文体描述。》
李健吾人物春秋(年—年)作家、戏剧家,山西运城人。年入北师大附中,后考入清华中文系。笔名刘西渭。因为自幼喜欢戏剧,入学后便成为戏剧社的头面人物。此间他开始了翻译和文学批评的写作。在清华,他的兴趣很广,后到外语系读书,外文功底不错。30年代初,他赴法国留学,一下子钻入法国文化的历史里,后因写《福楼拜评传》而名播学界。回国后在北平,成为京派的活跃人物。李健吾的婚礼还是周作人主持的,可见他人缘之好。此外与朱光潜、杨振声、朱自清、靳以、沈从文、巴金关系亦深。年初秋,汪曾祺由昆明到上海。经他介绍,到一个私立中学教了两年书。年初春离开。这两年写了一些小说,结为《邂逅集》。汪曾祺认识他是在巴金家里。巴金那时候名气已经很大,也是许多青年崇拜的作家。汪曾祺走进巴金的客厅,则是沈从文的关系,也有巴金妻子萧珊的因素。萧珊与他是联大的同学。那时李健吾也是巴金家的常客。随后,经李健吾推荐,汪曾祺到私立的致远中学做了教师。许多年后,汪曾祺红遍文坛,他常和人讲起李健吾。那是80年代初,他在文章里多次提到这位有恩于己的人,认为要讲文学批评的文章好,首推李健吾。在一般人眼里,李健吾的翻译是好的。他所译的罗曼·罗兰、列夫·托尔斯泰、莫里哀、巴尔扎克的作品,影响很大。其实他最喜欢的是戏剧,在此领域他的成果亦多。在小说方面却是很一般化的。
李欧梵人物春秋(年—)国际知名文化研究学者,河南太康人。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美国哈佛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人文荣誉博士。著名教授、作家、文化评论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现代文学及文化研究、现代小说和中国电影。李欧梵教授的散文及评论常见于《亚洲周刊》《信报》《明报月刊》及《瞄》。在美国他对汪曾祺说:“你这个小说里面好像中国画的手法,有很多空白,好像小品。”汪曾祺听了很高兴,李欧梵还对汪曾祺说:“你的小说写的就是空白,是当代文学中的一个奇才。有时候我琢磨为什么你的语言总是耐读呢?可能就是因为你的小说前景都是一个民间的故事,《受戒》《大淖纪事》都是很短的故事,但背后的那种意境是整个文化传统。现在能写这样的东西人很少了,就是能把民间的东西提炼成到一个寓言的层次,可是用的又是极经典的文学形式,我觉得很不容易。”
李琪人物春秋(年—)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山西猗氏县(今临猗县)人。年投身革命,从陕北公学毕业,到山西前线、晋绥根据地坚持对敌斗争,出生入死。他担任区长开辟游击区,在战争中逐步成长,成为地委的宣传部长。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一直坚持自学,年1月考入马列学院(现中共中央*校的前身),为了宣传毛泽东思想,他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写《(实践论)解释》与《(矛盾论)浅说》,受到群众的欢迎,印了数百万册。年任彭真*治秘书,年任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3年参与领导京剧改革,在工作中抵制江青的极左作法。汪曾祺知道李琪与江青不睦,他说:“李琪是不把江青放在眼里的。到了之后,他给江青写了一个便条:‘我们已到上海,何时接见,请示。’下面的礼节性的词句却颇奇怪,不是通常用的‘此致敬礼’,而是‘此问近祺’。我和阎肃不禁相互看了一眼。稍为知道一点中国的文牍习惯的,都知道这至少不够尊敬。”(《我的“解放》)原载《东方纪事》年第1期(卷五P)
李清泉人物春秋(年—年)文学编辑,江西萍乡人。年毕业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人民文学》编辑部主任,《北京文学》主编,《人民文学》执行副主编,文学讲习所所长,改称鲁迅文学院时任院长。北京市作协理事。战争年代开始发表作品。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散文、评论等余篇。他来到《北京文学》之后,为了打响第一炮,编辑部认真筹备“小说专号”。他看到汪曾祺的《受戒》后,作出了一个惊人决定,从已编好的“小说专号”中抽出一篇,换上了《受戒》。当时,他并不认识汪曾祺。只知道他曾就读于西南联大中文系,是沈从文的学生。解放后,当过教员,编过杂志,写过戏,年被补划成右派后长期搁笔,只偶尔写些小说、散文,数量很少。而且这篇小说写的不是工农兵,却是一个聪明伶俐,而且看来又不恪守佛规的小和尚;不是写对垒鲜明的阶级性,而是写善良的人性,美好的人情;不是写旧社会苦大仇深阶级压迫,而是写醉人的田园风光……这样的小说发表,其后果将是如何?不得而知!但是,李清泉最后以大无畏的精神签发了“付排单”。汪曾祺在《小说创作随谈》一文中感谢他,说:“要不是《北京文学》的李清泉同志,根本不可能发表。”(《小说创作随谈》)原载《芙蓉》年第3期(卷九P)
李荣人物春秋(年—年)汪曾祺大学同学,音韵学家、方言学家,笔名董少文、宋元嘉、昌厚等,浙江省温岭市新河镇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他早年就读于温岭临海中学,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年进入昆明北京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语学部攻读研究生。他到汪曾祺家,满屋子都是他那高八度的温州普通话的腔调。汪曾祺那本《羊舍的夜晚》的小书出版后,给几个老朋友都送了一本。过了一段时间,李荣把送给他的书寄了回来,似乎没有别的话,只是在书中把一些错别字标了出来,像“铁铣”改为“铁锨”,“铮亮”改为“锃亮”,“淌水”改为“趟水”,虽然改的地方不多.但是字体老大。弄得汪曾祺挺窝心。不过在日后结集时,他还是按照李荣的改样将文章重新整理了一遍,人家毕竟是这方面权威。此事发生不久,李荣给汪曾祺来信说要借钱,因为他的夫人是家庭妇女,全家只靠一人工资支撑,日子过得比较紧。李荣来后,汪曾祺把一个月多元的工资拿回来,留下20块自用,其余全交出去。李荣没什么表示,说了几句正事便走了。事隔20多年后,他竟然把钱还了回来,而且分毫不差。实在有些意思。
李世济人物春秋(年一年),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旦角,京剧演员,广东梅县人,出生于苏州,成长于上海。中国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工青衣,宗程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京剧程派艺术私淑传人中的杰出代表。她的丈夫唐在炘是琴师。京剧前辈大师程砚秋的义女。汪曾祺在《小议新程派》一文中对她倍加赞赏:“李世济是程砚秋的嫡传弟子,有些戏曾得程的亲授。除了她的嗓音、扮相像程之外,更重要的是她对程的美学观点深有体会,不是亦步亦趋,得其形似。我有些年没看李世济的戏了,去年看了她一场《六月雪》的《法场》,给我很大的震撼。”(《小议新程派》)原载《大成》第年2月(卷十P)
李一氓人物春秋(年—年)四川省彭州市人。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李一氓曾任国民革命*总*治部宣传部科长、南昌起义参谋团秘书长,后在中央特科工作。参加过长征,并先后任陕甘宁省委宣传部长、新四*秘书长。抗战胜利后,李一氓先后任苏北区*委副书记、华中分局宣传部长、大连大学校长等职。汪曾祺在《流派要发展,要有新剧目——读李一氓论程砚秋有感》一文中说:“李一氓同志《论程砚秋》(《文艺研究》年第3期)在戏曲界似乎没有引起多大反响,我觉得有些奇怪。这是一篇科学地分析流派的重要文章。也许因为我孤陋寡闻,这样地分析流派的文章,我以前还没有见过。”(《流派要发展,要有新剧目——读李一氓论程砚秋有感》)
李英儒人物春秋(年-年)作家、书法家、原八一电影制片厂顾问,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年投身革命,年参加八路*,曾任记者、编辑、八路*某部团长,并长期从事地下斗争。战争年代曾创作《野火春风斗古城》和其他许多短篇小说。文革期间他以*宣队的身份管教汪曾祺等人。
李渔人物春秋(1年-年)清代文学家、戏剧家。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府兰溪县夏李村人,生于南直隶雉皋(今江苏省如皋市)。自幼聪颖,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曾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一生著述丰富,著有《笠翁十种曲》(含《风筝误》)《无声戏》(又名《连城璧》)《十二楼》《闲情偶寄》《笠翁一家言》等五百多万字。还批阅《三国志》,改定《金瓶梅》,倡编《芥子园画谱》等,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艺术天才。汪曾祺在《戏曲和小说杂谈》一文中说:“李渔讲到“立主脑”。为什么叫主脑?我想到风筝上有一根脑线。有了这根脑线,风筝才飘起来。但是让人看到的是风筝的那个形象,而不是那根脑线。”(《戏曲和小说杂谈》)原载《山东文学》年第11期(卷九P)
梁凤仪人物春秋(年--)作家。生于香港,原籍广东新会。香港财经作家、企业家。作为知识女性,梁凤仪曾在香港和英美等地修读过文学、哲学、图书馆学及戏剧学,获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年,梁凤仪推出第一部小说《尽在不言中》被人熟知。而后,陆续出本书,共计0万字。年,梁凤仪与*宜宏结婚,并共同创立勤+缘媒体服务公司,进行电视制作、公关、广告三线发展。汪曾祺在《花帜印象》中说:“我最近很忙,梁凤仪赠给我的书没有来得及看。”(《花帜印象》)原载《塔上随笔》年11月(卷十P)
林超然人物春秋(9年—)作家,黑龙江望奎人,现居绥化。字奎翁,号石楼居士。《文艺评论》杂志主编,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鲁迅文学院首届“中青年文艺评论家”。黑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黑龙江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曾在《文艺理论研究》等处发表汪曾祺研究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二十世纪心灵的文学关怀—汪曾祺论》《汪曾祺论》等2部。
林斤澜人物春秋(年—年)作家。出生于温州市。在台湾他是地下*员,蹲过国民**事监狱,九死一生跑回来后只着迷写剧本。写的不少,却一部都没上演过(至今也没听说有人上演)。年到北京市文联工作,任文学创作组成员,创作小说、剧本等多种,曾参加全国第一次青年作家代表大会,参加北京作协的筹建工作。“文革”后任北京作协驻会作家,北京作协副主席、名誉副主席,《北京文学》主编、中国作协理事、中国作协名誉全委等职。年获北京作协“终生成就奖”。他一生经历丰富,创作颇丰,曾与汪曾祺并称为“文坛双璧”。他每遇有人提到某人、某事,不想表态,就把提问者的原话重复一遍,然后配以“哎哎哎”。把想要从口中掏出他的真实看法的新闻记者之类的人弄得莫名其妙,他这种使人摸不着头脑抓不住尾巴的“哎哎哎”,使自己摆脱了尴尬,而且得到一层安全的甲壳。在反右派运动中,他就是这样应付过来的。他没有被打成右派。汪曾祺出外旅游,总是“逢高不上,遇山而止”,他则相反,逢山必爬。他爱吃肉。他的生活是很平民化的。平时很温和,总是含笑看世界,但感情是非常强烈的。他对汪曾祺成为当代文学大师帮助甚大。(《林斤澜!哎哎哎……》)原载《时代文学》年第2期(卷六)
林靓月人物春秋导游兼服务员。泽雅宾馆的领导把汪曾祺交给她,让她照顾。她照顾得很周到。这一带山路她非常熟悉,遇有高低不平的地方,她就伸手搀着他,很体贴。她叫靓月,广东话中“靓”和“亮”同音。汪曾祺干脆叫她月亮。她告诉汪曾祺,她读过初中,没有再升学,因为她下面还有两个弟弟,父亲要培养两个弟弟,就让她停了学。她哭了3天,后来就打起精神生活。她家在对面山上,她指给汪曾祺看,在一片竹林里。她父亲开了一个小饭馆,她有空还要回去帮父亲张罗张罗,一天往来两山之间好几次,连蹿带跳,像一头小鹿。(《月亮》)原载《钱江晚报》年2月6日(卷六P)
林普晴人物春秋(年-年)字敬纫、俊兰,林则徐次女,嫁沈葆桢。清咸丰五年(年)葆桢守九江,六年摄广信,太平*自吉安陷贵溪、弋阳。葆桢筹饷河口,郡城空虚,普晴飞书乞援于驻玉山之饶廷选。兵至围解,民心大安,普晴以此名闻。清末民初,年仅52岁就患了一种绝症,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临终之际,写下遗言,劝夫续弦再娶,并告诫孩子与继母和谐相处。她深明大义地倾吐真情:我别郎君去矣,大丈夫何患无妻!他年再结良缘,莫向新妻谈旧妇;儿从乃父勉为,小孩子终当有母!异日复承庭训,须知继母即亲娘。汪曾祺在《继母》一文中说:“林则徐的女儿嫁沈葆桢,病笃,自知不治,写了一副对联留给沈葆桢和她的女儿。这实际上是一篇遗嘱。病危之时,不以自己的生死萦怀,没有多少生离死别的悲悲切切,而是拳拳之心,以丈夫和继室、女儿和后母处好关系为念,真是难得。老是继室面前谈前妻,总是会使继室在感情上不舒服的。前娘的女儿,总不会那么亲,久之,便会产生隔阂。使她放心不下的,惟此二事,所以言之谆谆,话说得既通达,又充满大情。这真是大家风范,不愧是林则徐的女儿。”(《继母》)原载《大家》年第2期(卷六P)
林则徐人物春秋(5年—年)清朝后期*治家、思想家和诗人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后被发配到*伊犁。
蔺相如人物春秋(前年—前年)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家臣,战国时期著名的*治家、外交家,战国时赵国上卿,今山西柳林孟门人,一说山西古县蔺子坪人,官至上卿,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载,他的生平最重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3个事件。
凌力人物春秋(年—)作家,本名曾黎力,籍贯江西。主要获奖作品:长篇历史小说《少年天子》获第3届茅盾文学奖;《暮鼓晨钟—少年康熙》获年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北京市庆祝国庆45周年征文佳作奖;《梦断关河》获第二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首届老舍文学奖和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她和先燕云等作家说汪曾祺是酒精、味精、字精、画精;汪曾祺不但不恼,反而笑眯眯地回敬她们一句:“妖精”。妖精们和他在一起,十分融洽。
凌濛初人物春秋(年—年)明代文学家,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一字遐厈,别号即空观主人。明代浙江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织里镇晟舍)人,小说家和雕版印书家。其著作《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与冯梦龙所著《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二拍”,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代表。虽然他是浙江乌程(即吴兴)人,但文中用吴语甚少。偶有吴语词汇,但是这些小说大体都是用全国通行的官话写的。
凌宇人物春秋(年—)评论家,湖南龙山人。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师从中国现代学科创始人之一的王瑶先生,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年至今在湖南师范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他对《大淖记事》击节赞赏,推崇备至。他认为,“这篇作品不以粗犷见长,秀丽才是它的本色。刚健的灵*装在秀美的躯壳里。外柔内刚,刚柔相济,是《大淖记事》的独特的格调”。他尤其欣赏作者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深厚语言功力。他说:“读作者的小说,你会为他的文字的魔力所倾倒。句子短峭,很朴实,像在水里洗过,新鲜、纯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每句拆开来,实在很平常,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也没有格言的锻炼。但合起来,却神气全出。一句句向前推移,意象一层层荡漾开去.构成形象鲜明神气凸显的意境。”(陆建华:《汪曾祺传》)
刘庆邦人物春秋(年--)作家。生于河南省沈丘县。当过农民、矿工和记者。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北京市*协委员,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著有长篇小说《红煤》《断层》《远方诗意》《平原上的歌谣》等五部,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走窑汉》《梅妞放羊》《遍地白花》《响器》等20余种。短篇小说《鞋》获至年度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神木》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根据其小说《神木》改编的电影《盲井》获第53届柏林电影艺术节银熊奖。曾获北京市首届德艺双馨奖。刘庆邦在《林斤澜的看法》一文中说:“当着林斤澜的面,我说我喜欢读汪曾祺的小说。汪曾祺送给我的小说集,上面写的是“庆邦兄指正”,我读得津津有味,一篇不落。
刘绮人物春秋(年--)作家。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英语系,曾任云南民研会副主席,云南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一级作家。中国民研会理事。曾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荣誉证书。年开始发表作品。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她是当时有中国秀兰.邓波儿之称的小明星,长大后曾参与搜集整理《阿诗玛》,现在写小说、散文。有一次,不知为什么,剧团内部闹了意见,戏几乎开不了场,她在后台大哭。她这一哭,事情就解决了。前几年汪曾祺重返昆明,又见到了刘绮。她还能看出一点小时候的模样。不过,听说已经当了奶奶了。
龙冬人物春秋(5年—)作家,祖籍四川乐山,出生于北京人,年高中毕业后参加工作,历任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工人,中华书局读者服务部经理、出版部干部,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西藏青年报》副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文艺编辑中心副主任,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副总编。作品在《南方周末》和《收获》等报刊发表。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江南江北》(合著)、《戏剧零碎》,长篇散文集《一九九九:藏行笔记》《龙冬藏行笔记》《河源散记》,长篇小说《娇娘》,译著《仓央嘉措圣歌集》等,参与策划主编《我的世界》丛书、《聆听西藏》丛书、《写真西藏》丛书、《走进西藏》丛书、《走马*河》丛书、“赫拉巴尔精品集”、《河畔小城》《世界美如斯》《过于喧嚣的孤独》《你读过赫拉巴尔吗》等多种,并从事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研究,撰有《从“汉八刀”得来的零碎》等文章。年,获得捷克共和国外交部“扬·马萨里克”铜质奖章。有《龙冬与汪曾祺先生最后的对话》。
路永修人物春秋(年—)农民快板能手。河南林州市合涧乡豆村人。他长年与石头打交道,多半兼会泥瓦石匠手艺。路永修参加修建红旗渠,担任施工员,同时也是一个出色的宣传鼓动家。在修渠期间创作了大量快板,鼓舞了民工的劳动热情,在工地上很出名。汪曾祺到红旗渠拜访了他。在《关于“路永修快板抄”》一文中写道:“老路很有诗人气质,坦率、热情、质朴,精神极其健旺。我们在林县城里就听说过他的名字,四月二十九日,在参观英雄渠工程时,遇见了他。他跟我们谈着英雄渠的工程,没有谈一会儿,在我们还毫无准备的时候,他骤然兴奋起来,大声地念了好几段快板。他的眼睛发着光,有力地做着手势。有的时候,他停下来,指点着险要的地形,作了一点解释,接着又兴奋、激动地数起来。”
卢*人物春秋(年—)教授,山东大学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后。现为聊城大学文学院教授,院长助理,硕士生导师。科研方面:出版学术专著《汪曾祺小说创作论》《救赎与超越——中国现当代作家直面苦难精神解读》2部;在《文学评论》《文艺争鸣》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