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太华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艺术何以成为艺术更加多元的时代正在到来
TUhjnbcbe - 2020/7/31 11:20:00
北京有白癜风专科医院吗

艺术何以成为艺术 更加多元的时代正在到来


从当年尚处边缘的前卫美术运动,到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下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崛起和泡沫,当代艺术在过去二十多年里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它在今天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伴随着全国各地各种当代美术馆、艺术空间、画廊和双年展的崛起,中国当代艺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各种场合。在湖北武汉开幕的第二届美术文献展和正在今日美术馆展出的《能量》为主题的今日文献展(即日~11月13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展览既是文献性的,同时也是面向未来的,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开放和多元的时代正在到来。 美术文献展观念的形态 近日,在湖北武汉开幕的第二届美术文献展,第一次交叉展出了八五新潮时期出道的艺术家和近年来活跃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策展人皮力和年轻艺术家们用这样的方式来回望过去,并试图呈现20年来当代艺术创作观念的演变。 历史的机缘,使湖北武汉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成为中国前卫艺术和文化精英运动的一个策源地。先后出现了《美术思潮》、《美术文献》等学术刊物。《美术文献》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推介,几乎涵盖了十年来所有的当代艺术现象与潮流。2004年在武汉举办的首届美术文献提名展以“经典性、学术性、前沿性”在回顾历史经验,研究文献性资料,并建立一个为国内外艺术界所关注的学术平台。 从2004年至今,中国当代艺术受到了国际艺术界前所未有的关注,使中国当代艺术瞬间站到国际市场的前沿,然而这种迹象同时也给艺术家的创作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流俗倾向。也正是因此,第二届美术文献展的举办和延续便具有更多的文化象征意义。 “第二届美术文献展”延续了首届文献展的宗旨。主题为“观念的形态:1987-2007中国当代艺术的观念变革”。展览从当下的角度,历史性地重新梳理中国当代艺术中观念的形态,展现过去二十年艺术家在观念和方法论上的试验,进而呈现出当代艺术中多元的观念性和不断拓展的方法论探索。策展人皮力认为,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中国当代艺术在逐渐成为社会主流的同时,也被带到了体制化和市场泡沫化的危机边缘。在今天,当中国当代艺术被疯狂的商业改造得更加风格化和符号化的时候,重新梳理中国当代艺术的观念性,展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前卫精神、观念创造和方法论探索,所具备的不仅是艺术史方面的意义,而且有更多的现实意义。 在湖北省艺术馆、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和美术文献艺术中心三个展场,既能看到*永砯、王广义、张培力、已故艺术家万曼等在八五新潮时期的资深艺术家的作品,也有刘小东、陈邵雄、曾梵志、冷*等90年代成名的画家,以及最近几年活跃的徐震、曹斐、阚萱等近70位代表艺术家从1985年至今的几百件艺术作品,涵盖架上绘画、影像、雕塑、装置以及多种艺术形式。 其中,王广义的装置作品《VISA》(签证)是第一次在国内展出,用人造毛制作的数个柜子上印着一个孩子的相片和巨大的“VISA”字样。这是他为1994年第22届圣保罗双年展创作的,因为经常出国参加展览,他体会到“VISA”将所有人都置于国家之间权力问题的阴影之下,在此所有人都是被审查者。他希望对此有所反思,而使用人造毛是想突出那种既有诱惑又难以琢磨的感觉。相比亲近油画、雕塑的老一代艺术家,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徐震、曹斐、阚萱等年轻艺术家更喜欢用录像、互联等新媒体来创作,皮力认为,他们的作品和以前的艺术家不一样,“对现实往往不做评价,而是通过让现实变得‘异样’来呈现自己的观念,交织着出自个人经验的‘诗意’和‘胡闹’的气质”。 展览中,“回望·85”,是为2007年度在武汉举办的“第二届美术文献展”策划的一个特展主题。武汉在85时期就是中国当代艺术发源的重要地区,出现过众多重要且优秀的艺术家;湖北美术学院的伫立和部分重要当代艺术家的留守,使新一代具有潜力的年轻艺术家在武汉崛起;以湖北的地缘关系,回望并审视二十年前现代中国社会整体观念变革之中的那一场“视觉革命”,在整体性的运动特征之外,我们似乎更能够体会到某种区域性文化的独特性格。 艺术家们的创作独立于那些无可避免的全球化艺术市场、肤浅的主题化国家展览以及在某些双年展上常见的所谓的国际性艺术之外。他们作品的内容及其形式具有一致性,同时也反映出艺术家在当下复杂的城市和社会环境中的风险和境遇。他们的风格体现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和不同的年龄特征,这意味着他们融汇贯通了传统和现代媒体形式。

1
查看完整版本: 艺术何以成为艺术更加多元的时代正在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