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意大利*府举行立法表决通过议案,将3月18日设立为全国新冠遇难者法定纪念日,在投票时出现了0反对票,虽极为罕见却并不难理解。当在日常生活中突然遭遇意外重创、甚至失去至亲,人们需要仪式感的凭吊,也需要永久有形之物来感知逝去。
于是我们看到一类特殊的建筑,它们已经超越空间功能性、经济性甚至是合理性,为“天灾”和“人祸”造成的结果而设计,并以创造充满张力的精神性为圭臬——它们即是纪念性建筑。在15世纪阿尔伯蒂所著的《夏经》中以金字塔、方尖碑、祭坛、雕像为例,正式形成了纪念性建筑在学界的概念。
▲《Dereaedificatoria(OntheArtofBuilding)》writtenbyLeonBattistaAlbertibetweenand
年,德国艺术史学家李格尔发表著作《对纪念碑的现代狂热》,这本书被认为是早期最明确阐释纪念性建筑与现代性关系的理论著作,书中提到“纪念性建筑无一不唤起对过去某一重要时刻的回忆,形成现世永恒感”——将历史的某一瞬间以空间载体的形式凝固下来,为后世提供反思空间,无论是对疾病、灾害、战乱或屠戮,都有极大的精神慰藉价值。
▲《纪念倒下的苏联英雄》,—年,特雷普托公园,柏林
特雷普托纪念碑是一个雕塑与建筑的结合体,耸立在东柏林
不同于古典主义主要为宗教崇拜而建设的宏大纪念碑(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从埃及到罗马的方尖碑),近现代建筑师们在对纪念空间的设计更有独特的人文倾向和不同角度的表现,端肃整齐不再是唯一的形态。
▲古罗马式的方尖碑,图为建造过程中采用起重的方式使其耸立
▲方尖碑被称之为一块石头的最高荣誉
无论在学界或是公众界,纪念性建筑总是被人们讨论甚至质疑,但正是因为这些质疑,我们也更有机会沉浸在空间中进行更深的反思。
不定的时代,确定的希望。
#新冠疫情罹难者纪念馆
设计者:GómezPlatero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