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诊断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39143.html 重回龙王沟
早就想回龙王沟看看了。
龙王沟是老家村西不远处的一条山沟。沟里头有一处清澈的山泉,潺潺流水,常年不断,当年滋润灌溉着沟底一片不大的水田。记得上小学时那片水田里出产水稻,水田两边的村民不吃大米,而是把大米磨成面做成发糕,龙王沟的同学有时会带大米发糕到学校来和同学们分享,所以在离开老家之前,我虽然没有见过大米,却吃过大米发糕。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灵台县集什字人民公社十几个生产大队的力量,修筑龙王沟水库。那时我正在灵台二中上学,不能去工地劳动。父辈们自带干粮,每天早晨四五点钟上工,晚上八九点钟才能回家,十分的辛苦。在那个缺少机械设备的年代,什字人硬是靠着顽强的意志,凭双手和一些简单的设备筑坝截流,建成了龙王沟水库。虽然那是个在今天饱受精英们诟病的时代,但当年那近乎残酷的劳作,却为今天小镇的人们预建了一个水源地,如今小镇数万人家的自来水管里,就流淌着龙王沟水库清澈甘甜的水。
一九七六年初,什字人民公社从全社十几个生产大队抽调了三百四十多个青年人组建武装基干民兵营,这是一个机动青年突击队,哪里艰苦哪里需要大批劳动力就被派到哪里去。作为民兵营的一员,我在龙王沟半山坡废弃的破窑洞里和同伴们住了大半年。麦草铺地做床,干粮开水当饭。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一群充满活力的青年聚在一起,白天在山坡上疯狂的劳做,劳动的号子此起彼伏,人人奋勇争先,谁也不愿服输,真的是汗珠子落地摔八瓣,每天都是一副火热的劳动竞赛场面。晚上大家聚在那一孔孔废弃的破窑洞里,席地而坐,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读书读报纸,聊劳作,聊人生,聊理想。此后的几十年里,我常常想起龙王沟那段艰苦而快乐的日子,它是我一生中非常留恋的时光。
记得一九七六年八月十二日晚四川松潘平武之间发生7.6级大地震,当时我们正在龙王沟半山坡上的破窑洞里开会。小镇震感非常强烈,当我们冲出窑洞跑到半山坡的梯田里,两边山坡上的村庄里孩子哭大人叫,惊恐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我和一名复员*人摸黑从半山坡下到大坝上的龙王沟水库管理处,给公社打电话了解情况并请战,询问是否有地方需要我们这支三百多青年人的队伍救援。好在小镇虽然震感强烈但并未造成实质性破坏,公社武装部杨部长指示我们就地待命。这场我一生中所经历过的最大的地震,和龙王沟一起,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当中。
一九七六年十一月,我离开民兵营,从龙王沟水库大坝上走出家乡,到离家一百公里外的平凉市当学徒工,从此离开了在*土地上的劳作。龙王沟,成了我离开灵台老家前的最后一站。
一九七七年秋,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作为七七级大学生中的一员,我于七八年二月离开平凉到省城读书,八三年早秋离开省城,出国留学,到渥太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从此漂泊天涯。此后的几十年中,每当我想起灵台老家,就会想起龙王沟,想起在龙王沟里度过的那些个平凡而又令人难忘的日日夜夜。
回龙王沟看看,一直是我离开龙王沟后四十年来的一个念想。虽然龙王沟离老家的村子也就三五公里的路程,但每次回家总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加上交通不是很便利,所以梦里的念想就一直留在了梦里。今天天气不错,早饭后叫了一辆出租车,终于圆了这个四十年的梦想。
早春的龙王沟,一派春寒料稍的景象,那一汪寒水,依稀当年模样。站在龙王沟水库大坝上,眼前闪过四十年前那些一起在这片山沟里劳作过的青春面庞,当年的那些小王小张小曹小贾们,如今应该也和我一样,成了老王老张老曹老贾,他们都好吗?
龙王沟,一个没有多少人知道的地方,一个被许多人遗忘的地方,但那是一个曾经让许多和我同龄的青年们放飞青春梦想的地方,一个四十年中常常让我梦*萦绕的地方。站在那衰草满布一派沧桑的大坝上,我心中充满感恩。人生短暂,世事多变,但青山依旧,碧水长流。愿灵台人正直勤劳、拼搏奋斗的精神如同龙王沟的长流水一样,经久不息,世代长存!
王夏成,男,汉族,生于年,灵台县什字镇中永村人。早年就读灵台二中,年考入兰州大学,年秋入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读研究生,获博士学位。后入职加拿大北方电讯、IBM等公司,从事智能网络及商务智能软件设计研发。现居渥太华。
出品:灵台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来源:灵台文艺
原标题:《美文
重回龙王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