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太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恋爱小事名人传记人生五 [复制链接]

1#
治白癜风用什么药 http://m.39.net/pf/a_4442971.html

「来源:|河南文艺出版社ID:hnwycbs」

梁思成、林徽因这对情深伉俪是我国建筑界之翘楚。

梁思成是中国近代著名*治家、教育家、学者梁启超的长子。

林徽因是民国*坛名流林长民的长女。

梁启超与林长民既是同僚,亦是挚友,二人有意结亲,在父亲们的撮合下梁思成与林徽因很早就相识了。

且随本期推文看看性格迥异的林梁“CP”,在恋爱时的俏皮小事……

梁思成林徽因:这对“爱吵嘴的欢喜冤家”22:19来自人生五味

(点击收听本文音频)

▲风华正茂的林徽因与梁思成

他们一起出国留学,

但最初两人却处于不大同步的恋爱节奏中

年林徽因随父游历欧洲回国后,林家欲行订婚,梁启超则希望他们先在接触中自然而然产生感情,故“告思成和徽因须彼此学成后乃定婚约,婚约定后不久便结婚”。

年,梁思成遭遇车祸致使出国留学延迟。次年6月,林徽因已考取半官费留学生,与梁思成共赴美国,就读宾夕法尼亚大学,梁思成入建筑系,林徽因则因该系不收女生而入美术系,但旁听建筑系课程。

入读宾夕法尼亚大学后,林徽因暂时逃脱了旧式家庭的枷锁,无拘无束地放飞自我、展现个性。当时中国留学生大都显得呆板,只有“菲利斯”(当时人们这样叫林徽因)和“本杰明·陈”(陈植)例外。林徽因异乎寻常地活泼和聪明,又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天生善于和周围的人相处。林徽因十分欣赏美国的自由,在新的环境里,她如鱼得水,有一种天马行空的感觉。

▲林徽因宾大毕业照

梁思成是一个严肃用功的学生,每天忙于博览群书、参观古文物、手绘古建筑,以积累更多的学识。陈植回忆:“在宾大,思成兄就学期间全神以赴,好学不倦给我以深刻的印象。我们常在交图前夕彻宵绘图或渲染,他是精益求精,我则在弥补因经常欣赏歌剧和交响乐而失去的时间。在当时‘现代古典’之风盛行的影响下,思成兄在建筑设计方面鲜落窠臼,成绩斐然,几次评为一级。除建筑设计外,思成兄对建筑史及古典装饰饶有兴趣,课余常在图书馆翻资料,做笔记,临插图,在掩卷之余,发思古之幽情。思成兄本人又常徘徊于佛像与汉唐冥器之间。考古已开始从喜爱逐渐成为他致志的方向。”

▲梁思成、林徽因在化装舞会上的合影

二人虽未定婚约,但“已有成言”。在梁思成的心目中,他和林徽因是一种“没有正式订婚”的亲密关系,这也许和林徽因的想法相去甚远。她正在充分享受自由,尤其是受到众多男女同学的欢迎程度令她陶醉。所以当梁思成想着爱她,觉得对她有责任而想管管她时,她当然会嗤之以鼻。因此,上大学的头一年,林徽因和梁思成之间经历了一番感情的挣扎,有时竟爆发为激烈的争吵。梁思成饱受折磨,在信中向大姐梁思顺诉说:“感觉着做错多少事,便受多少惩罚,非受完了不会转过来。”

女神如林徽因,也曾遇见婆婆和大姑姐看不惯自己这样的事

梁思成的母亲李蕙仙生前一直对林徽因这个“现代女性”心存芥蒂,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对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婚事耿耿于怀。

而梁思成的大姐梁思顺也站在母亲一边,梁思成夹在母亲、大姐及林徽因之间,承受着巨大压力。

据梁、林之子梁从诫回忆:“母亲富有文学家式的热情,灵感一来,兴之所至,常常可以不顾其他,有时不免受情绪的支配。我的祖母一开始就对这位性格独立不羁的新派的未来儿媳不大看得惯,而两位热恋中的年轻人当时也不懂得照顾和体贴已身患重病的老人的心情,双方关系曾经搞得十分紧张,从而使母亲又逐渐卷入了另一组家庭矛盾之中。这种局面更进一步强化了她内心那种潜在的反抗意识,并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有所反映。”

直到年9月李蕙仙去世后,梁启超经常给梁思顺写信,这才令梁思顺慢慢放下对林徽因的芥蒂。当见到孩子们感情修复后,梁启超倍感欣慰,他在信中写道:“思顺对于徽因感情完全恢复,我听见真高兴极了。这是思成一生幸福关键所在,我几个月前很怕思成因此生出精神异动,毁掉了这孩子,现在我完全放心了。”

历经一番磨炼后,梁思成、林徽因的感情日渐加深,他们慢慢学会了彼此容忍与妥协。年年底,林长民在一场*阀混战中死于非命,林徽因深受打击,性格发生了变化。就像年林徽因在给胡适的信中写道:“我在这三年中真是得了不少的阅历,但就也够苦了。经过了好些的变励的环境和心理……换句话说便是领悟了从青年的idealisticphase(理想阶段)走到了成年的realisticphase(现实阶段)。”

年,梁思成获宾大建筑系硕士学位,林徽因获美术学院学士学位。不久,梁思成转入哈佛大学研究建筑史,林徽因则到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舞台美术。

年3月,由大姐梁思顺操办,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了婚礼。梁启超在给这对新婚夫妇的信中写道:“你们俩从前都有小孩子癖气,爱吵嘴,现在完全成人了,希望全变成大人样子,处处互相体贴,造成终身和睦安乐的基础。”

▲林徽因(左二)与宾大同学合影

林徽因也会嫌丈夫给自己拍的照片不好看

很快,二人的蜜月之旅就上演了“小插曲”。

凯旋门前,梁思成举着相机频频按动快门,他想从不同角度拍下凯旋门的全貌及凯旋门上的所有雕塑。

林徽因打开画夹准备写生,可是,她的视线却被路过的一个女子所吸引。那是一位推着婴儿车的年轻母亲,面容姣好,胸部饱满,身材苗条,栗色的头发从中间分开,在脑后松松地挽了个发鬓,洁净的衣裙随着她轻盈的脚步变幻着迷人的线条。

林徽因赶紧叫梁思成,想让他把这个画面拍下来。

可梁思成正全神贯注地调着光圈、速度,待他抬头看时,那女子已走远。

林徽因懊恼地抱怨:“哎呀,你真是的!你不知道,她多像拉斐尔笔下的圣母,那么美,那么温情。”

梁思成笑道:“下次再遇到‘圣母’,你就上去请求与她合影,这样,我也可以从容‘瞻仰’了。”

对于欧洲旅行所拍的照片,林徽因也一直“耿耿于怀”,她说:“欧洲我就没有照一张好照片,你看看所有的照片,人都是这么一丁点。思成真可气,他是拿我当Scale(标尺)呀。”

因为和梁思成吵架,林徽因也曾整整哭了一天,并觉得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梁思成、林徽因回国不久即赴沈阳东北大学任教,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

后林徽因肺病复发,回北京香山疗养。清静幽深的山林,同大自然的亲近,初次做母亲的快乐,特别是北平朋友们的真挚友情,令林徽因心里充满了宁静的欣悦和温情,也激起了她写诗的灵感。从年春天,她开始发表自己的诗作。

而梁思成没有特别诗意化的想象和诉求,他的爱也不是戏剧化的——他甚至有时不配合林徽因的戏剧化。

据林徽因的弟弟林宣讲述:“梁思成、林徽因结婚以后,家庭生活充满矛盾。从性格上讲两个人很合不来,梁思成太理智,林徽因是艺术气质很强的人。林徽因在香山,点着香在月光下读书,自己被这个读书环境、气氛感动。她说:‘任何一个男人进来都会晕倒。’梁思成却说:‘我就没有晕倒。’大煞风景,这可看出两个人性格的差异……梁思成与林徽因在一起处处让着林徽因,经常沉默。林徽因对此很反感。”

年2月27日,林徽因在回复沈从文的信中,谈及了自己与梁思成之间刚刚爆发的争执,“此刻说说话,我倒暂时忘记了我昨天到今晚已整整哭了廿四小时,中间仅仅睡着三四个钟头,方才在过分的失望中颓废着觉到浪费去时间精力,很使自己感叹……”

但林徽因也很明白,痛苦是因为相爱,她说:“在夫妇中间为着相爱纠纷自然痛苦,不过那种痛苦,也是夹着极端丰富的幸福在内的。冷漠不关心的夫妇结合才是真正的悲剧……”

“我在二十四小时中只在想自己如何消极到如此田地苦到如此,而使我苦得想去死的那个人自己在去上海火车中也苦得要命,已经给我来了两封电报一封信,这不是‘人性’的悲剧么?那个人便是说他最不喜管人性的梁二哥!”

在信的最后林徽因又及:“你一定得同老金谈谈,他真是能了解同时又极同情极懂得人性。”

这里的“老金”即金岳霖,梁思成也说过,自己在工作上遇到的难题,也常常去请教老金。甚至和林徽因吵架也常要老金来“仲裁”,因为他总是那么理性,把他们因为情绪激动而搞糊涂了的问题分析得清清楚楚。

抗战以后,生活艰苦了,矛盾反而减弱了

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林徽因随梁思成颠沛流离,辗转长沙、昆明、四川。在动乱、艰辛的烽火岁月中,林徽因与梁思成相濡以沫、苦中作乐。

在给好友费慰梅的信中,林徽因写道:“思成是个慢性子,愿意一次只做一件事,最不善处理杂七杂八的家务。但杂七杂八的事却像纽约中央车站任何时候都会到达的各线火车一样冲他驶来。我也许仍是站长,但他却是车站!我也许会被碾死,他却永远不会。老金(正在这里休假)是那样一种过客,他或是来送客,或是来接人,对交通略有干扰,却总是使车站显得更有趣,使站长更高兴些。”

金岳霖看后附言:“当着站长和正在打字的车站,旅客除了眼看一列列火车通过外,竟茫然不知所云,也不知所措。我曾不知多少次经过纽约中央车站,却从未见过那站长。而在这里却实实在在既见到了车站又见到了站长。要不然我很可能把他们两个搞混。”

接着,梁思成又附道:“现在轮到车站了:其主梁因构造不佳而严重倾斜,医院设计和施工的丑陋的钢板支架经过七年服务已经严重损耗,从我下面经过的繁忙的战时交通看来已经动摇了我的基础。”

最好的文章,是在争论中写成的

年抗战胜利,次年5月西南联大宣告结束,随后清华、北大、南开相继北上复员。年7月,清华大学接受梁思成的建议正式组建建筑工程学系,聘其为系主任,次年聘林徽因为兼任教授。二人琴瑟和鸣,共同倾力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

梁、林二人性格的差异、禀赋的不同在建筑一途却天造地设般奇妙互补,得配所长。

大学时期,满脑子都是创意的林徽因,常常先画出一张草图或建筑图样,然后一边做,一边修正或改进,而一旦有了更好的点子,前面的便一股脑儿丢开。等到交图的最后期限将至,即使在画图板前不眠不休赶工也来不及了。这时候梁思成就插进来,以他那准确和流畅的绘图功夫,把那乱七八糟的草图变成一张简洁、漂亮能够交卷的成品。

用金岳霖的话说:“比较起来,林徽因思想活跃,主意多,但构思画图,梁思成是高手,他画线,不看尺度,一分一毫不差,林徽因没那本事。他们俩的结合,结合得好,这也是不容易的啊!”

虽然夫妻间的“争论”依旧存在,但已然升华了境界。梁从诫在回忆文章中记述:“我父母的结合,感情非常深厚,因为他们关心同一个事业——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他们在一起,除了有爱情的基础,还有共同语言做基础,更宽广的事业前景做基础,这是很重要的……在我的记忆中,父母给我的感受是一体的,他们经常吵,吵的内容都是关于他们在学术见解上,具体工作问题上的。”

关于梁林之间的“争论”,其身边不少同事、学生及亲友后来也曾多有谈及。

吴良镛回忆:“解放后梁先生身负重任,极为繁忙,在小病不断大病经常的情况下,‘难夫难妇’(林徽因语)仍坚持工作不断,为一篇文章,一个设计的细部处理,动辄数易其稿。为一个用词和表达,夫妇亦常争论不休,直到交稿或登讲演台的最后一刻,甚至讲完了的回家路上,仍继续辩论。”

关肇邺回忆:“在先生那朴素而高雅的书房里,经常可以听到梁林对学术上不同观点的争论。从中国古建明间较次间面阔是好传统还是不好,到西班牙阿尔汗伯拉离宫建筑的评价,到新建苏联展览馆设计的得失等,无不涉及。有时争得面红耳赤,但都有很充足精深的论据……也常有某一雕饰在敦煌某窟或云岗某窟、某一诗句出于何人之作等的争论而评比记忆力,等到查出正确结论,都一笑而罢。这些都使我感到多么像李清照和赵明诚家庭生活中的文化情趣。”

梁思庄的女儿吴荔明回忆:“记得一次全家在大姨家聚会,二舅妈(林徽因)也和二舅(梁思成)一起来了……那天天气很好,大家在象鼻子中坑3号这小四合院里欣赏大姨(梁思顺)种的葡萄和各色各样的花。突然二舅妈的说话声调高了起来,而且飞快不停地说,二舅时不时作一次声音不大、慢条斯理的反驳。原来他们是对花草的布局有不同的看法。也许还有别的内容我就不知道了,因为王婆王桂荃把我们大家轰进屋里,只剩下大姨在那里‘调解’。婆对我们说:‘唉!这一对爱吵嘴的欢喜冤家,别管他们,一会儿就没事了。’果然一会儿‘雨过天晴’了。现在回想起来公公梁启超对他们实在太了解了。他们两人恩恩爱爱一辈子,吵嘴吵了一辈子。当然他们都是业务上的高水平的吵嘴,很少婆婆妈妈的家庭琐事。”

林徽因的弟弟林宣晚年曾说:“他们确常拌嘴,但一吵起来,语种就变换了——用外语……林徽因个性较强,身体不好时易发火,而梁思成则温和忍让,所以他们给梁思成起了个外号:‘烟囱’。他俩争吵有时还有违中国传统的‘君子动口不动手’的雅训。”

梁思成说:

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林徽因和梁思成写文章都是相互改来改去,有时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于是就趁对方睡觉时偷偷地给改了。

林徽因才思敏捷、文采斐然,梁思成的文字大多经过她的加工润色,“这些文字集科学家的理性、史学家的清明、艺术家的激情于一体,常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

梁思成自己也说:“林徽因是个很特别的人,她的才华是多方面的。不管是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哲学她都有很深的修养。她能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工作者,和我一同到林野僻壤去调查古建筑,又能和徐志摩一起,用英语探讨英国古典文学。她具有哲学家的思维和高度概括事物的能力……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对我来说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年前后,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北平天坛正在修缮的祈年殿屋顶上

对于梁林之间的合作互补及“争论”中的相辅升华,在其他人的忆文中也多有体现。

吴良镛写道:“从说话到写文章,林先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梁先生才思敏捷,他的文章功力够好的了,什么样的文章在他这里,只写一遍,至多个别字改动一下;但他写就的文章,在林先生的眼里,有时显得力量不够,甚至索性动手来改。当满纸被画得乱七八糟,林先生已力不可支了,梁先生再重新弄一遍。他们写文章总是全身心投入的,特别是一些论战的文章,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的。”

莫宗江甚至直截了当地说:“梁先生写得最好的文章,是在与林先生争论中写成的。林先生逝世后,梁先生的文章就平淡多了。”

注:本文原标题为《梁思成林徽因:这对“爱吵嘴的欢喜冤家”》,作者李珍,文章刊发于河南文艺出版社主办的《名人传记》年第9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