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太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访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徐一峰玩转 [复制链接]

1#

点击上方“转化医学网”订阅我们!

干货

靠谱

实用

作者:gsdtom

导读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

我曾经问过我的老师徐韬园教授一个问题: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选择要从事的医学专业,你还会选精神科吗?老师想了想说,「还是精神科吧。」同样的问题,如果你现在问我,我的答案是一样的。

——徐一峰

“国际临床和转化医学论坛”将于9月10日到12日在上海举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徐一峰作为“精神卫生与精神疾病分论坛”的坛主,于7月4日下午接受了转化医学网独家专访。

从苏联模式转向欧美模式

作为从事精神卫生医疗工作约30年的专家,您能谈谈中国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历程吗?国外又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我87年上海医科大学毕业即攻读精神科研究生,此后一直在这个领域工作,见证了精神科发展的许多关键历史时刻。中国精神科的学科发展大致可以分成三阶段。第一阶段是解放前。第一代精神病学家做了一些开创性的工作;第二阶段是从解放后到80年代初,做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建立以“上海模式”为代表的三级精神病防治网络。第三阶段从90年代开始至今,把临床跟研究相结合,在遗传、精神药理、影像、认知评估等方面,逐步跟欧美国家接轨。近20年来,越来越多从事神经科学的科学家加入到精神疾病研究领域,跟精神科临床医生一起做研究。

原来我们学习苏联模式,医院单列出来,强调看管。但欧美不一样。从50年代开始,社区化运动以后,州一级的大型精神病院从减少到消失,而在社区设立了更多的精神卫生服务设施。

欧美模式把治疗中心下沉到了社区。原来长期关锁的病人,通过药物治疗,已医院里。他们能很快回归社会,回归家庭。相反,长期住院会造成患者的社会功能退化,出去完全不能适应。很显然,我们也应该改变病人的看护模式。

原先精神卫生行业不管是医护人员还是机构,数量都偏少。通过这20年的不断发展,国家对精神卫生投入增加,软硬件都有了很大进步。医院,现在有两台3T磁共振。

我们的优势在于可以研究的病人比较多。中国是人口大国,而医院就诊,美国就相对比较分散些。医院能收集到更多的资料,对学科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体而言,和国外相比,我国的学科建设正在奋起直追,逐步缩小和国外的差距。

社会回归才是真正的回归

由于历史、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精神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发展并不迅速。但是另一方面,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由此带来的个人、家庭和社会危害越来越严重。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精神疾病编码多达多种,重性精神障碍比如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等,总患病率稳定在1%左右。但较轻的如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患病人数的确是在增加。这跟现代社会节奏加快和压力增大,显然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医院门诊量也是不断增加,去年已经达到85.9万。今年前三个月增长了8%,4月份增长了11%,5月份增长18%。

分析原因,除了自然增长以外,还包括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人们给予精神卫生问题更多的包容和理解。当然,也和国际诊断标准的日益规范有关:一些诊断标准的变化,将原来认为不是疾病的行为问题,归入疾病的领域。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遗传度都可以达到80%左右。也就是说不管有没有环境因素,它可能都会发病,治疗以药物为主。抑郁症的遗传度只有40%,环境影响要多于生物学影响。那么依照“社会-心理-生物”模式,社会支持、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帮助更大。也是基于这种模式,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职业治疗师等等新岗位也纷纷出现在精神专科领域。

这是全方位的帮助,让患病前承担的种种社会角色如领导、教师、丈夫、父亲等等重新回到它原来的位置,真正让病人回归社会。

预测大概率会成真

您曾经看过一篇文章,预测精神分裂症被排在了癌症之后被人类征服。现在肿瘤在基因和分子水平方面取得了引人瞩目的进步,但精神疾病的研究相对不是那么突出。您觉得这个预测会不会真的成为可能?

我觉得是真的,80年代末的时候,癌症是很恐怖的。我的导师徐韬园教授曾经给我看过日本学者的这一预测,已经过了二十多年,我觉得这个日本学者的意识的确很超前。同时我也相信这个预测大概率会成真。

高大上和接地气

今年4月25日,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与国际著名医学期刊出版集团BMJ合作,《心理学通讯》杂志落户中心。这对推动我国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领域进步有哪些重要意义?

我们前期的努力已经使得《上海精神医学》被PUBMED、SCOPUS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我们希望再进一步,希望它能够成为我们国内第一本精神科领域的SCI期刊。我们跟BMJ合作,也是希望借助这个平台的资源和经验,加速完成这个过程。我相信这对推动中国精神卫生领域的进步是很有意义的。

《心理学通讯》是一本新杂志,定位于专业与科普相结合的学术期刊,包括质性研究、案例报告,都可以发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每年举办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国际学术活动,例如我们的品牌中德精神分析连续培训项目等,这是从年延续到现在的20多年的经典;我们心理治疗的专家们也做了大量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培训、案例督导和研究。把这些实践成果和更多的人分享,显然需要有一个渠道。《心理学通讯》就是这个渠道。

寻找可靠的生物学指标

在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方面,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取得了哪些成果?

精神疾病传统的诊断方法依据的主要是症状学,即根据临床表现、症状和量表来判断,这些都是主观性的指标。精神科以往缺少的就是生物学标记物,并不像糖尿病这样是可以通过检测血糖来明确诊断的。

所以很有必要去发现客观的指标,各种生物标志物,比如脑影像、遗传标志物等等。

近十来年,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精神疾病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是神经科学家、影像学家、统计学家、遗传学家、药理学家等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按照诊断和治疗领域来阐述。

诊断进展

ENIGMA对精神疾病患者影像特征进行大样本分析,发现一些基因变异,跟大脑的某些特定部位比如海马、壳核的体积,以及患者的一些认知特征是有联系的。

精神病基因组学联盟(PGC)上个月在《SCIENCE》发表论文,发现十种精神疾病存在许多共同的遗传变异。年,PGC就首先发现精神分裂症跟双相障碍存在共享的遗传变异。年增加了三种疾病:重性抑郁症,孤独谱系障碍和多动症。而上个月这篇文章又增加了五种,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妥瑞氏综合征、神经性厌食症、强迫症、焦虑症。

精神疾病临床表现不一样,未必它的遗传就不一样;遗传不一样,但或许临床表现却一样。由此可见精神疾病是比较复杂的。

目前最快的研究进展还是在遗传和脑影像这两个领域。

另外,我院的王继*教授团队发现首发精神病患者存在海马体积的萎缩,他们用蛋白芯片来检测血中标志物,发现血浆中的某些指标和唾液中的皮质醇,在首发精神病患者中就异于常人。这些研究成果都为预测精神疾病发生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生物学指标。

治疗进展

最近20年主要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是以多巴胺为靶点,而第二代药物对多巴胺和5-HT都有抑制作用,第一代药物的主要缺陷是心血管不良反应,第二代药物缺点是代谢综合症,会引起体重增加,月经不调,糖脂代谢异常等,因此患者的依从性也不是很好。

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中,当下受欢迎的二代半阿立哌唑,是神经递质的调节剂,对于多巴胺/5-HT受体有部分激动作用,不仅可以控制阳性和阴性症状,不良反应也相对较小。因此是一个受欢迎的抗精神病药。

从药理学角度考虑,有人认为现有的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都是对突触后膜起作用,而精神分裂症问题是出在突触前膜。另外对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的研究还不够,将来开发药物也许可以通过对这两个递质系统的调节起作用。

抗精神病药物和脑萎缩的关系,一直有争论。有人认为是长期使用的*性作用进一步加剧脑萎缩。但是也有人认为脑萎缩未必是坏事,可能就是去掉了一些它不需要的连接,如同孩子出生后脑神经系统不断进行的“修剪过程”。

期待更多精神卫生问题能够得到大家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